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首个全国科普月掀起科普热潮

发布时间:2025年9月30日 来源:人民政协网

人民政协网北京9月29日电(记者 王硕)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在9月28日中国科协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部长倪志宇介绍,截至目前,各地共组织各类重点科普活动50余万场,300余万名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月,数百位院士发挥引领作用,在全社会掀起了广覆盖、高质量的科普热潮,取得了良好成效。

今年9月,35家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成员单位,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集成资源、联动体系、动员各方共同打造全民参与、精彩纷呈的“科普盛宴”。

科普月期间,科学家精神绽放校园行动、抗日战争中的中国科学家、科学家精神耀香江、科技馆里的思政课等系列主题活动广泛开展,让科学家精神和科学精神深入人心。

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开展分众化、精准化的前沿科普。据不完全统计,100多家全国学会组织前沿科普活动。1000余家高校星火馆面向公众开放,46家中央企业科协、96家企业科协联合会、225家国家级科技园区科协及地方园区科技企业开展各类科普活动近3000场,将科技资源转化为沉浸式科普场景,让高精尖科技走进大众视野。

聚焦重点人群,推动新知识、新技术走向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家、青年科技工作者、大学生等科技创新关键群体。“科技会堂论坛”等系列科普品牌广泛开展,百名院士走进党政机关、学校和企业,让领导干部成为科技创新的“内行人”“合伙人”。

全国科普月期间,中国科技馆联动近30个省份共同推进“流动科普百县千车万里行”,1350辆科普大篷车穿梭在乡间田野,350套流动科技馆展览资源巡回展出,将“移动的科学课堂”送到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区域群众的家门口,让科普服务真正落地基层。科普大篷车“鄂豫皖”大别山区联合行动走进湖北省麻城市第七小学校园,把一座“流动科技馆”搬到了孩子们身边;在云南墨江县、四川旺苍县、宁夏西吉县吉强镇等偏远地区,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流动科普设施以“集成式”资源下沉模式,打通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

各地还不断打造示范性主场活动。全国科普月国家主场活动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中国科技馆、奥运园区举行,按照“寻初心—把科学交给人民”“悦科普—让公众体验科技”“探创新—让公众走近前沿”“向未来—让公众创享未来”四个板块,汇聚了百余项丰富多彩的展览和活动。

青少年科技中心推进高校科协联合行动,得到858所高校响应,组织2230个星火馆加入;推出科普教育基地联合行动,全国各级各类基地4323家踊跃参与。基地联合行动累计举办活动2.48万场,覆盖超1800万人次。

云上科普掀起网络热潮。科普中国协同纲要办成员单位、全国学会、地方科协组织、160余个平台账号、36家省市电视台,组织开展了“科普之光·首个30天大型网络展播活动”,超5亿人次公众尽享“云上”的优质科普。“千万IP创科普”网络科普联合行动累计动员用户超千万,征集作品达471万个,话题传播量超138.5亿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