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暨地灾防治技术创新大会在长沙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0日 来源:本刊记者 冯翔慧
2025年9月26日至29日,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指导,中国工程创面生态修复绿色产业发展平台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交通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发起,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交通分会、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公路学会、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暨地灾防治技术创新大会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
大会以“韧筑生态・智防地灾・创新同行”为主题,旨在搭建高水平交流协作平台,推动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沙理工大学教授郑建龙,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丁玉贤、冯翔慧,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交通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牛开民,湖南省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喻波,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新建,中国工程创面生态修复绿色产业发展平台副秘书长姜欣,以及中铝集团首席专家、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刘文连,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科技委员会主任刘传正,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原副主任姜德文,中电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电建中南院环境生态院院长陈金松,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研究员郑静,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副部长董孝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易文,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交通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白明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整治工程系主任、生态修复中心主任钱铭杰等来自全国相关领域的360余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媒体人士,共同探讨行业前沿趋势,分享创新成果。中国工程创面生态修复绿色产业发展平台副主席兼秘书长薛云飞主持大会开幕式。
作为东道主代表,喻波在欢迎辞中介绍,湖南地处长江中游,兼具旅游胜地、鱼米之乡与通衢要地的多重身份,已构建起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然而,湖南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貌特征使得自然灾害频发,公路交通领域亟需在全寿命周期内统筹生态修复与地灾防治。他表示,湖南省公路学会作为拥有46年历史的5A级社会组织,下设环保与地灾防治专业委员会,诚邀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湖南公路交通的生态建设与地灾防治工作。
丁玉贤说,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及防灾减灾是国家重大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相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她指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也是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窗口期,需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完善标准体系、深化产学研合作,并加强人才培养,呼吁借助大会平台,深化合作,共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
牛开民表示,专委会致力于推动交通与生态的和谐共生,是衔接两大领域的重要纽带。本次大会的举办正是响应国家战略,为破解行业协同难题、保障民生提供技术支撑。
吕新建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我国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韧性国土空间的关键阶段,筑牢生态屏障、守好地质安全底线至关重要。他说,中南院作为主办方之一,76年来始终深耕绿色能源与生态环境领域,以“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进步”为己任,通过一系列“大国重器”和示范工程,践行“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
中国工程创面生态修复绿色产业发展平台副主席兼秘书长薛云飞主持开幕式
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中国工程创面生态修复绿色产业发展平台组织开展了2025年生态修复及地灾防治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经严格评审,最终遴选出安徽金联地矿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昆高速公路昌傅至金鱼石段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办公室、江西省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10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大会为入选单位代表颁发了证书。
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指导与支持下,中国工程创面生态修复绿色产业发展平台持续吸纳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单位。大会为新加入平台的6家共建单位进行了授牌,进一步壮大平台的合作网络与产业协同能力。
大会紧扣生态修复与地灾防治的核心需求,围绕政策导向、前沿技术、工程实践等关键议题设立了特邀报告、主题报告及研究生报告环节。与会专家聚焦相关行业领域深耕细作分享宝贵经验,并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的舞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沙理工大学教授郑健龙作特邀报告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铝集团首席专家刘文连作特邀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强线上作特邀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科技委员会主任刘传正作特邀报告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原副主任姜德文作特邀报告
中电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电建中南院环境生态院院长陈金松作特邀报告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研究员郑静作主题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副部长董孝斌作主题报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易文作主题报告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交通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白明洲作主题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整治工程系主任、生态修复中心主任钱铭杰作主题报告
大会特设的创新成果展示区,集中呈现众多新技术、新产品与新服务,成为一大亮点。这些创新成果充分展现了行业的活力与潜力,为未来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中国工程创面生态修复绿色产业发展平台副秘书长姜欣作总结致辞。她表示,本届大会紧扣主题,聚焦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与地灾防治领域的技术突破、实践探索与未来方向,在两天时间内呈现了44场精彩报告,构建了一场高质量、多层次的学术交流盛宴。大会的成功举办,有效整合了政策、技术、企业等多方资源,对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及国家相关战略的落地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她对全体与会专家和嘉宾表示感谢,并期待2026年再次相聚。
与会代表在会后实地参观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为本次大会画上圆满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