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政产学研凝智聚力 共促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十届中国虚拟现实产学研大会侧记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3日 来源:中国科技产业杂志

2024年11月2-3日,在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指导下和北京市计算机学会、国家电拟现实创新中心、IEEE元宇宙标准委员会、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国形系统全国重点实检室等单位支持下,由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 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虚拟现实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同主办的以“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虚拟现实产学研大会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成功举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特聘专家、科技部原副部长陈小娅,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龚维幂,石景山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万隆,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王建华等领导嘉宾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合,中国工程院院士、⾸都医科⼤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王振常,石景山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李文化,北方工业大学副校长李全明,百度首席技术官、国家卓越工程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王海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王琼华,国家特聘专家、俄罗斯工程院院士王立军,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文科处处长李焱,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名誉理事长周明全,北京市石景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南剑,全国信标委计算机图形图像及环境数据表示分委会副秘书长潘榕,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理事长郝爱民,华为战略研究院XR产业发展总监王志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产业发展副总裁燕兴,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工业元宇宙应用中心负责人缪玉峰,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严小天,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孙其民,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孙世诚,上海诠视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CEO林瓊,商汤科技琼宇产品高级解决方案经理谢雨晴,百度研究院资深工程师、百度文心体育技术负责人、上体-百度飞桨智慧体育技术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卢飞翔,北京润尼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曹正标,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高楠,北京齐乐无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CEO周道,北京众绘虚拟现实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庞聪,艾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中心总经理王一鹏,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助理研究员陈雅婷,北京元客视界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刘博文,北京亮亮视野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殷之雄,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李遥,北京虚拟动点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中心负责人林中焱等院士专家出席。

陈小娅、赵沁平、刘合、王建华、龚维幂、万隆、王海峰、周明全、郝爱民等共同为大会启幕。

嘉宾齐聚,共话行业发展新理念

陈小娅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新技术不断涌现,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社会运行状态。随着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元宇宙新技术及其新生态的兴起,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在硬件、软件、内容、应用等各环节进展日益显著,产业发展战略窗口期已然形成。希望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推进虚拟现实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应用,期待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强成员单位的深入交流,发挥互补优势,共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积极探索解决虚拟现实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不断推进行业健康蓬勃发展。

王建华在会上介绍了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作为产学研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发挥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作为具有独特优势和鲜明特色的资源整合型高层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一直在努力推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他认为,中国虚拟现实产学研大会围绕“技术研发、产业培育、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搭建虚拟现实与元宇宙领域的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共享服务平台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接下来,希望平台在整合创新资源、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

龚维幂指出,《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将虚拟现实列入“打造面向未来的高精尖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石景山虚拟现实产业组团,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示范带动效应的虚拟现实产业发展高地,建设发展成效十分突出。《规划》提出,围绕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体系统筹部署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场景创新、标准引领与专利护航、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任务;支持北航联合优势企业、行业组织,推进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速形成产业集聚、建设标准专利体系、强化人才培养等重要工作。他表示,期待通过中国虚拟现实产学研大会的举办,与会嘉宾能够开展深入交流、分享观点、彼此启发,共同探讨推动北京虚拟现实和元宇宙产业发展之路。

万隆代表石景山区政府向莅临大会的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石景山区作为北京市中心城区,一直以来都是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热土,是《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虚拟现实产业组团”唯一承载区。石景山着力构建主导、特色和未来产业梯次布局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将虚拟现实产业作为重点特色产业着力强化培育。高精尖产业中,虚拟现实产业实现收入达到去年同期的4.6倍,创新活力持续迸发,产业生态不断优化,集聚产业链重点企业120余家。石景山将进一步完善产业政府,强化平台建设,加速创新资源集聚;建设示范场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创新体系,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同时,期待更多的科学家、企业家朋友走进石景山,与我们携手同行、乘势而上,为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创京西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赵沁平指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化身、数字孪生、数字原生、5G/6G、新型互联网等技术是互联网3.0的支撑技术,近年来兴起元宇宙可看作是互联网3.0的终极应用愿景。这是互联网技术的新发展机遇,也是新兴产业竞争的新赛道。我们应抓住这一难得的初现机遇,瞄准互联网3.0关键技术、基础平台和典型应用场景,着力创新,力争引领互联网3.0应用,发展并抢占其可能形成的新兴产业。针对技术与产业融合创新,他提出四点思考和建议,要加强对虚实融合网络空间相关支撑技术的研究,应在重要战略性行业和领域开展数字孪生研发与应用,需围绕互联网3.0基础平台强化产学研合作,要重视互联网3.0应用市场发育机制创新。赵院士作为中国虚拟现实产学研创新平台名誉理事长和首任理事长,同时也是我国虚拟现实技术的开拓者,充分肯定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十年来的工作成就,也期望平台在第三届理事会领导下,再接再厉,不断推动产业要素聚集、标准体系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技术与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等工作迈上新台阶。

前瞻谋划,推进技术与产业融合创新

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一直致力于我国虚拟现实领域发展凝智聚力,着力推进我国虚拟现实产学研协同创新、产教融合发展与建设、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发展、标准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商业场景应用、助力企业关键技术攻关等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此次大会平台联合产学研界共同发布了虚拟现实与元宇宙国际标准化工作组、虚拟现实产教联合体、2024年度“元宇宙产业”最具潜力投资价值关注榜单三项新产业发展合作项目。

2024年是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成立十周年。在理事长周明全教授的有力领导下,在第二届理事会的大力支持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平台在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虚拟现实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建设四大方面开展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之后,郝爱民教授接任第三届理事长。为表彰周明全教授对CVRVT的创建及领导CVRVT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表彰郝爱民教授在CVRVT治理、变革、发展,及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等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王建华会长为周理事长和郝理事长颁发十周年表彰证书。

 

生态协同,构建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新体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构建完善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推进我国虚拟现实科技创新体系发展,本次大会围绕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规模化与特色化的虚拟现实产业示范性应用场景,特定场景与大规模商用的产业应用技术供给,虚拟现实新产品新业态,推进行业应用创新及企业技术自主能力创新,发挥龙头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形成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格局进行深入探讨。

本届大会邀请了包括院士专家学者及企业人士共22位报告嘉宾,设置技术与产业融合创新、应用场景示范、产业技术供给、新产品新业态四个主题论坛板块。王海峰、燕兴、王振常、王琼华、南剑、潘榕分别在“技术与产业融合创新论坛”上作《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深耕音视频根技术,共建 XR 产业新生态》《人工智能赋能医学影像:现状与挑战》《集成光场3D显示技术》《北京市<关于增设虚拟现实职称评审专业的通告>解读》《虚拟现实与元宇宙国际标准化工作组工作思路》的报告;卢飞翔、曹正标、高楠、周道、庞聪分别在“应用场景示范论坛”上作《虚拟现实技术在体育训练、观赛、科研中的创新应用》《虚拟现实融合AI赋能未来教育,助力创新人才培养》《面向人性化交互的数字人动作生成技术研究》《“5G+AI+XR”大空间赋能文化科技新质生产力》《医用数字人体及手术仿真创新实践》的报告;谢雨晴、缪玉峰、王一鹏、陈雅婷、刘博文、孙其民分别在“产业技术供给论坛”上作《商汤琼宇AI-3D生成平台与数字孪生应用探索》《AIGC赋能虚拟现实: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国产实时3D图形图像引擎在构建数字世界中的创新应用》《神经渲染技术赋能虚拟现实中的显示与照明》《光场技术创新助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小核心,大协作,广开放——虚拟现实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报告;林瓊、严小天、殷之雄、李遥、林中焱分别在“新产品新业态论坛”上作《MR(混合现实)技术在手术精细化中的创新应用与展望》《基于交互技术进步的虚拟现实新产品与新场景》《AR+AI智能眼镜赋能千行百业》《XR、AI、机器人:虚实世界之间的想象与现实》《AI算法赋能——基于无标记点和大模型的新应用探索》的报告。

这次大会的举办,旨在发挥平台的桥梁纽带、资源融通作用,强化平台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服务支撑作用,以及面向产业技术供给、应用场景牵引、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产业创新能力的前瞻拓展和布局作用,聚集人才、技术、市场、资本等创新资源,推进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价值链、资金链、创新链融合创新工作,打造产业培育的创新源头和资源枢纽,对提升区域经济产业集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