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12.022024
坚持技术革新 引领产业升级 ——小天鹅双洗站MAX再掀家务风暴

在家居空间中,关于清洁的家务名类繁多,而关于家电如何应对不同清洁场景的议题还在持续进化中。身为中国家庭洗烘领域专家的小天鹅,紧跟中国家电消费结构性转型步伐,不断进行技术迭代,在2023年8月新物种——双洗站。创新性的将洗衣机、扫地机、洗地机三者相融合,满足消费者对于衣物净洗,以及地面的洗、拖等多项家务工作的清洁需求。与此同时,超薄全嵌式设计也满足了消费群体对于空间利用率提升、空间一体化美学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前召开的“焕三新 悟六根 空无界 2024中国家庭洗衣及烘护行业高峰论坛”上,小天鹅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卓越的品牌领导力,一举斩获《2024中国家庭洗衣及烘护行业科技创新品牌奖》《2024中国家庭洗衣及烘护行业创新集成产品奖》两大奖项。这些奖项,不仅是行业对其产品及其技术的深度认可,也是小天鹅为用户需求不断升级的最佳证明。众所周知,像洗衣机这样成熟的大家电品类,其普及程度已经非常之高。在此背景下,如何激发消费者焕新欲望,成为众多大家电品牌首要思考的任务。对于家庭清洁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解决方法。如何为消费者减轻家务劳作负担,并塑造出既体面又自在的生活体验正是小天鹅双洗站MAX的研发初衷所在。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高源看来,小天鹅双洗站MAX是一款让用户实现更具性价比的价格购买到可以享受多倍体验的产品。它不仅能够解放更多的空间给用户,还能让用户在高房价时代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及享受人生。集洗衣烘护、扫拖全能,超薄机身、纯平全嵌的设计于一身,叠加小天鹅DPT双冷双热原创技术、新风护理、蓝氧祛味等核心科技,真正做到了家庭洗护全场景专家。随着家居一体化逐步兴起,全场景下嵌入式成为家居设计新潮流。小天鹅双洗站MAX采用一体式超薄全嵌设计,可完全嵌入600mm家装主流柜体,极大提升家中的整体空间美学水平。不仅如此,一体化设计也免去装修改造水电的烦恼,洗衣机与扫拖机器人实现上下水共享,仅需一根进水管,一根电源线即可完成安装。功能与美学完美融合,帮助消费者进一步提升生活便利性。在洗涤方面,小天鹅双洗站MAX采用微净泡洗专利技术,清洗时生成亿万纳米级微泡,穿透衣物纤维去除污渍的同时,减少洗涤剂残留。在地板清洁上,小天鹅双洗站MAX可实现清洁液自动投放,内置银离子除菌模块可实现地面与基站的全面清洁。搭载独有的毛发自动切割技术,解决传统滚刷缠绕需手动清理的问题,从此再也不怕毛孩子的掉毛问题了。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徐东生认为,双洗站充分体现了科技向善这一理念,“用科技替代那些高频的、沉重的而又缺乏创造感和获得感的家务,释放给用户更多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这是家电设计的初心,其最终目的就是让消费者回归简单生活”。作为实力雄厚的家电企业,小天鹅始终坚持用技术革新,引领产业升级。相信未来小天鹅也将步履不停,为消费者创造更加美好的家居生活,真正让用户实现“不做家务,体面有我”。

10.252024
挑战矿产资源输送“科研盲区” 小平台托起大产业 ——力博工业技术研究院(山东)有限公司

2024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一重产业工人代表回信中强调,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日前,在大型央企华润集团的广东肇庆润信新材料有限公司——这个大湾区重要的绿色建材产业基地上,一条长达7.8km的“托车型超节能带式输送成套装备”横空出世、惊艳亮相。与相距不远的业主之前采购的法国乐贝尔-雷伊公司生产带式输送机相比,该装备以“实现吨公里能耗0.065kWh/t∙km,节约电耗,二氧化碳减排量4560吨/年,输送带强度相比于传统输送方式降低30%,运输费用是汽车的1/5~1/10,系统运行能耗降低35%~50%,技术性能指标先进”的显著节能降碳成效,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像这种能落地的、颠覆传统机型的、自主创新的重大科技成果项目,近几年在力博工业技术研究院(山东)有限公司已组织完成5项,为支撑国家“双碳”战略和国内外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强支撑。法国乐贝尔-雷伊公司是运输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先驱者、世界顶级供应商,力博工业技术研究院(山东)有限公司缘何能替代它、成为矿产资源大型业主的“新宠”呢? 高层人才创办,把体制机制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力博工业技术研究院(山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博工研院)位于泰山脚下,是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备案的2020年度第二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由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力博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民营企业独资建设,是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激励机制市场化、技术开发转化高效化、用人机制灵活的独立法人机构。公司的创办人张媛是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对科技平台建设的重要性有较高的认知,2019年9月引进了科技创新界优秀人才专家团队共同打造新型研发机构。公司建设以来,聚焦“绿色智能节能矿山输送高端装备”领域,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快黄河战略先行区建设,整合创新资源,在产学研合作、管理模式、投入机制、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等方面大胆创新,勇于突破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教育链,积极打造“市场主导、要素聚合、人才云集、效能提升”的新型研发机构。经过5年建设和运营,力博工研院以科学自主的创新组织模式、高效协同的科技攻关优势、持续的资金投入保障,面向我国高端矿山输送装备产业集群和产业升级重点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研发服务等活动,取得许多新突破,形成“市场需求导向的成果转化链条、灵活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重大成果快速落地支撑产业发展”特色,实现了自我运营、自我造血,又反哺投资企业、壮大股东实力。在新型研发机构助力下,力博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国重机行业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国家绿色工厂、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中国煤炭机械工业50强企业等。力博工研院也连续3次在山东省科技厅绩效评价中被评为优秀,有力地提升了企业和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做强做优做大,形成了科技型领军企业平台孵化与反哺的双向奔赴的良好局面。力博工研院每年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平均占比34.77%,根据平台功能的互补性需要,指数型地自我充实,孵化建设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绿色矿山智能输送装备创新研究院、山东省科技厅批复的“矿山输送装备中试基地”、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批复的“山东省绿色矿山输送高端装备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山东省专利技术转移转化运营服务机构”、科协批复的“科创中国”示范平台等科技平台,先后被评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泰安市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泰安市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泰安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等。几年来,力博工研院打造了颇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原创成果→矿山输送高端装备技术体系→形成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端装备→用于国内外重大建设工程→以产业模式创新开辟新产业赛道→促进产业升级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双碳’国家战略”模式,以亮眼的成绩向社会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21-2023年连续3年被山东省科技厅绩效评价为“优秀”,2021年获得优秀平台奖励100万元,2023年获得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竞争性创新平台)支持,为民营企业投资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做出示范。 取得重大技术进展,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矿产资源是“工业粮食”,能源资源安全乃“国之大者”,长距离带式输送装备是打通“工业运粮咽喉通道” 不可替代的重大装备。力博工研院立足于矿产资源输送高端装备行业一线,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科技平台的重任,以市场为导向,针对解决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输送中的“卡脖子”问题和“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勇于创新、注重转化,牵头组织各产学研用单位的骨干组成联合体,发挥各自优势协同攻关,突破多项行业瓶颈技术,承担多个政府专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专项——超大规模金属露天矿低碳开采技术与连续运输装备项目(2023YFC2907304);2023年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竞争性创新平台)”专项——绿色低碳长距离矿产资源输送高端装备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2023CXPT062);2020年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大型带式输送机远程智能诊断技术研究(ZR2020KE061);2020-2021年度山东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复杂地形下长距离大运力带式输送系统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YDZX20203700004855);2022年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批复的“山东省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专项”;2020年“泰安高新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新动能培育计划”专项——智能高效节能型带式输送机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KJDN202001);2022年度泰安市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揭榜挂帅”项目——绿色轮轨型带式输送系统开发及示范应用(2022ZDZX010);2021年2022年度泰安市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揭榜挂帅”项目——大直径管状带式输送机研发与应用(2021ZDZX013)等。这些重大项目成果以力博工研院新型研发机构为纽带桥梁,以产业链龙头领军企业为创新主体,以高校为技术理论支撑,针对“绿色智能节能矿山输送高端装备”产业链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从理论、方法、技术、装备上联合攻关,打造我国矿产资源输送高端装备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全部实现转化,大大提高了我国矿山输送装备在国际上的地位,为我国矿山输送装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力博工研院新型研发机构平台组织产学研体系统攻关,激发了创新活力,共同完成的“绿色节能长距离带式输送技术与装备”“粘性物料安全高效带式输送装备”“高转矩密度大功率永磁直驱电动机”“绿色矿山长距离带式输送机智能节能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托车型超节能带式输送系统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及应用”等科技创新成果,打破了一个又一个国外技术垄断,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卡”住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分别经中国工程院沈政昌院士、桂卫华院士、夏长亮院士、彭苏萍院士、王国法院士、吴爱祥院士等组成的专家组评价,5个成果整体技术水平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力博工研院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已授权专利22项,其中,国外发明专利1项、国内发明专利4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项,主持制定企业标准3项,荣获中国有色金属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二等奖,绿色矿山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泰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大赛铜奖,“科创中国”专利信息创新应用大赛全国特等奖、中国好技术(A类),山东省知识产权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山东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技术市场协会科技金桥奖一等奖、黄河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在本产业领域形成显著竞争优势。力博工研院不断打造高端产业融合发展高地、科技创新合作高地、人才集聚发展高地,在矿山输送高端装备行业技术进步、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引育并举筑人才高地,赋能产业促高质量发展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力博工研院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进和培养团队核心力量,肩负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围绕创新急需、产业急需,力博工研院通过“定向邀约”等方式,依托重大项目、重要创新平台吸引一批战略性科技领军人才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领军人才加入,从高端人才实际需求出发,制定个性化服务清单,切实增强其凝聚力和归属感,先后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十几家高校院所建立联系,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桂卫华、王运敏等院士团队合作;打造人才产生虹吸效应,成功引进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寇子明二级教授,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专家组副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陈殿生二级教授,乌克兰科学院国家青年科学家安德烈·戈洛温斯基研究员等十几位知名教授专家。力博工研院自主培养的人才也颇为亮眼。法人代表张媛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专项(2023YFC2907304)的课题负责人,入选3项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评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高端智库专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届山东省齐鲁杰出人才提名奖,当选为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青年科技人才岳彦博博士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青年奖、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杰出青年工程师、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泰安市青年科技创新奖、泰安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岱宗人才;力博工研院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常欣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山东省创新榜样,荣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突出贡献个人奖、中国产学研工匠精神奖、山东省巾帼建功标兵、齐鲁巾帼科技创新之星、山东省杰出工程师、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专家、山东知识产权杰出女性、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先进个人等,先进事迹入选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全国优秀电教片展播”榜样。平台还培养了全国标委会委员、国家专利代理师、高级技术经理人、正高级工程师、山东省十大优秀技术经纪人、高新望岳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自主培育的3位专家被评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力博科技创新团队获评2023年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2024年中国产学研百佳科技创新团队,受到各级表彰。 多个项目转化落地,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力博工研院产出大量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且全部实现转化,获得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联合颁发的“第五届中国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大赛”铜奖。这些科技成果应用于国家千万吨矿井、世界500强——中建材集团等国内重点工程,并出口老挝、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越南等国家,在“一带一路”沿线做出多个典范工程。如力博工业技术研究院(山东)有限公司组织产学研用5个单位联合研制的变革性技术迭代产品——“托车型超节能带式输送成套装备”,就是科技创新成果创新转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本项目由力博工研院组织实施,通过产学研用协同攻关、融通创新,研发出变革性迭代技术设计的长距离带式输送机,以新型“托车结构”颠覆传统托辊结构,突破“变速驱动、有效制动、缓冲减震、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既能“轻松”上山下坡、又能灵活转弯,打造出“技术攻关+工程化中试+产业化示范”全链条设计的重大创新产品研发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样板。本项目经国家级第三方机构检测,运行功耗降低35%~50%,节能效果显著。经中国工程院桂卫华院士、王国法院士、吴爱祥院士等组成的专家组《科技成果评价》,结论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节能减排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带式输送机作为资源开发中不可或缺的物料运输设备,其能耗问题不容忽视。随着“双碳”战略的提出,有色金属、建材、煤炭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对低碳节能型的带式输送装备需求迫切。然而,运输矿物的传统托辊支撑结构带式输送机,在能耗、噪音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资源开发和重大工程建设。尽早研发出节能型的带式输送装备意义重大。  力博工业技术研究院(山东)有限公司聚焦“绿色矿山智能输送装备及核心零部件”产业链的科技创新需求,通过产学研用联合创新,针对传统“托辊型”带式输送机压陷阻力大、运行中存在挤压阻力、波浪阻力、易跑偏等问题,研发出了新型“托车型”超节能带式输送成套装备,整机节能35%~50%,运输费用是汽车的1/5~1/10,实现了矿产资源输送领域技术装备的重大突破。主要创新如下:1.首创了超节能托车型带式输送成套装备。研究了基于承载机构与输送带同步的低阻力运行机理,发明了超节能双梁支撑低阻力承托机构、竖直回转及拉紧机构、防卡轨和脱轨的平稳导向装置、承托机构掉道保护装置,突破了低阻力承托技术、安全连续回转、系统减振降噪等技术瓶颈。2.发明了切向励磁低极比游标永磁电机。研发了永磁直驱电机新型拓扑结构,提升了转矩密度;设计了高效冷却结构,研究了强迫风冷、槽内水冷、直接油冷、绕组封装等高效散热方法,能效大大提高。解决了驱动系统体积大、能耗高、散热困难的问题,保障了重载起制动的平稳性和运行的可靠性。3.研发了托车型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与监测系统。发明了基于AI的托车型带式输送机多运行状态一体化识别算法、多点速度匹配控制方法等,实现了对输送带、料流、异物、人员、承托机构等状态的同步集成监测与安全保护,大大提高了智能化水平。该科技成果已在有色、煤炭、建材、电力等领域多个重大工程中实现转化应用,节能降碳成效显著,解决了传统带式输送机系统能耗高、多电机协同智能控制等难题,实现行业节能指标的重大提升,引领了行业技术进步,用户给予高度评价。如:该技术在大型央企华润集团的子公司“肇庆润信新材料有限公司”大排矿年产3000万吨建筑花岗岩精品骨料项目中应用,输送距离长达7.8公里,沿线地形极为复杂,有“上下陡坡”、还有多处“凹弧和凸弧”和“转弯”,该长距离“托车型超节能带式输送装备”似一条蜿蜒的巨龙载料穿梭于高山峻岭,穿越8个隧道,其中1号隧道下穿“广佛肇”高速公路,2号隧道下穿“怀阳”高速,安全高效地从矿山经安全运送至西江码头,打通长距离输送廊道的“咽喉通道”,为矿产资源“智能、节能、绿色、高效、安全”输送做出示范,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力博工业技术研究院(山东)有限公司将继续发挥山东省优秀新型研发机构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进一步组织“产学研用国家队”坚持“四个面向”,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卓越工程师团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先进科技成果在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推广应用,让先进科技成果持续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为国家“双碳”战略、“一带一路”和国内外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05.252024
做“专精特新”企业 谱产业发展新篇 ——北京理工华创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理工华创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工华创)是北京理工大学电动汽车技术唯一的产业化单位,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现为A股上市公司“华锋股份”的全资子公司。公司长期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电控及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拥有成熟的整车电控及驱动系统相关技术体系,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引领者。截至2020年12月,理工华创已累计为国内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配套超过5万台/套的电控系统或关键零部件,2015—2020年期间的销售收入已累计近10亿元。搭载公司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先后成功服务于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APEC及G20峰会等国家级项目,用户使用反馈优异。 “学以精工”——多样化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学以精工。理工华创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通过整合产学研合作和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不断实现电控及驱动系统技术和产品的滚动式升级,带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并促进公司业务可持续发展。政校企合作和产学研融合业绩突出。理工华创通过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申报10余项国家及地方科技项目,承接高校为公司设立的研究课题,联合高校联合进行重大科技攻关等实现校企合作落地。另外,公司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同建立了“电动汽车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共同构筑技术创新平台。在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方面,公司于2016年、2019年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开展过两次大规模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攻关,分别对电动商用车高压集成控制技术产业化和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车辆控制技术产业化进行落地工作,效果显著,实现了后续近5亿元的产业化成果。产学研运行模式创新。理工华创与北京理工大学开展了多样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索。一是技术转移模式,通过签订技术转移合同,受让北京理工大学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包括高校新技术、新产品等专利权、专利申请权等。二是技术开发模式,通过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开发、联合攻关或委托高校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充分利用北京理工大学的人力资源和西山实验室实验设施,攻克技术难关。三是共建实验室或研发机构模式,公司选择技术、人才、科研条件等优势强大的北京理工大学联合成立了电动汽车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依托该中心建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北京理工新能电动汽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运营工作,实现了产学研合作的高级形式落地,互补性强,强强联合。四是联合培养人才,公司成立以来,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十余人,且培养的大部分毕业生选择留在公司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十年征途——电控系统产学研合作硕果累累2011—2016年,理工华创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开展了电动商用车高压集成控制技术产业化项目合作。北京理工大学项目团队2008年以来在集成式电机驱动控制技术、智能化高压安全控制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技术突破,自2014年开始将研究成果成功地转化为电动汽车用整车控制器、功率转换集成控制器、高压配电系统、高压维护开关、高压线束及附件等产品形态,批量供应并服务于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项目已为后续创造产值超过2亿元。2016—2019年,理工华创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开展了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车辆控制技术产业化项目合作。项目团队在电动车辆科研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2008年以来在电动车辆动力学控制技术、整车网络化控制技术、智能网联车辆控制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技术突破,自2016年开始将研究成果成功地转化为分布式电子控制器、智能网联电动车辆控制系统(iVCU)等产品形态,批量供应并服务于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创造产值超过3亿元。围绕项目重大成果——智能网联电动车辆控制系统,理工华创在自动驾驶领域与北京理工大学开展合作,合作研发的智能网联车辆控制系统成功应用于12米智能驾驶电动客车,考核指标全部达标。2017年1月起,理工华创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开展了新能源汽车全气候动力电池系统研发及极寒环境应用科研开发工作,联合开发了与全气候动力电池系统高压输出特性匹配的整车控制器。该科技研发成果成功地应用于公司智能网联车辆控制系统产品,使其具备了极寒环境下的整车“一键加热”控制功能,实现公司智能网联车辆控制系统产品的一次技术升级。2017年7月起,理工华创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开展了高性能纯电动大客车动力平台关键技术及整车应用科研开发工作,双方在分布式驱动纯电动大客车动力学控制技术、整车异构网络与智能控制技术等方面展开了联合研发工作。该科技研发工作产生了“分布式驱动纯电动大客车动力学控制方法”和“整车异构网络与智能控制方法”两项科技成果。2017年11月起,理工华创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开展了面向冬奥环境的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应用科研开发工作,双方围绕冬奥低温应用环境下的整车系统集成及控制等关键技术方面开展了科研合作,建立了以整车控制器为核心的智能高压安全控制网络,开发了智能安全控制策略,实现了对所有高压零部件进行智能化的监测和控制。该科技研发成果成功地应用于公司智能网联车辆控制系统产品,优化了其整车安全控制策略,进而提升了整车高压安全性能,又一次使公司智能网联车辆控制系统产品得到了技术升级。 国际合作——技术成果开创式输出至欧盟2012年开始,理工华创与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技术团队、波兰第一大电网公司TAURON集团、华沙理工大学合作在波兰建立一个电动公共交通系统,包括纯电动大客车整车、动力电池快换机器人系统、电池充/换电站和应急服务系统等,成立电动汽车联合研究中心,计划在波兰五个城市建立16个充换电,运营780辆纯电动大巴,同时双方共同推进其系统在其他欧盟成员国和周边邻国的推广实施。华沙理工大学、波兰第一大电力公司Tauron Polska Energia S.A.及北京理工大学于2012年7月签订了《纯电动客车示范运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把北京理工大学在电动车的科研成果推向国际,促进国际先进技术的融合。2013年2月3日,北京理工大学、理工华创公司和TAURON配电公司签署《中波e-Bus项目合作协议》,启动电动公交系统合作研究工作,波兰驻华大使、科技部工信部及北京市相关领导出席签约仪式。此次签约的中国波兰e-Bus项目是TAURON波兰能源有限公司和理工华创牵头运作的,其目的是通过理工华创公司整合国内先进技术资源,与TAURON集团在波兰建立一个电动公共交通系统,双方通过合资形式共同推动成果在波兰乃至整个欧洲的规模化应用。2014年8月30日,理工华创公司和TAURON配电公司签署协议,中波电动公交车的研制及生产工作全面展开。此次开创式的产学研国际合作技术输出项目,使得我国可以借鉴欧盟方面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配套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国城市公交电动化的技术优势,也为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及其能源供应系统项目输出过程中面临的国际标准、政策法规等难题提供成功案例。

07.252023
协同创新铸就国之重器——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创新发展纪实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核集团)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核能发展与核电建设的中坚、核技术应用的骨干,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肩负着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60多年来,我国核工业的管理体制先后经历从三机部、二机部、核工业部

04.262023
致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助推产业高质发展乡村振兴——桂林乐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新发展纪实

桂林乐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耕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集病虫害防控服务、农田土壤修复治理、耕地生产障碍修复、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农业产业项目规划建设、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等地方综合性农业社会化服务有限公司。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

03.242023
产学研协同创新共促细胞行业高质量发展——唐颐集团协同创新成果发布会举行

2023年2月3日-6日,唐颐集团协同创新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细胞相关领域的产学研界代表近230人出席会议。唐颐集团以“让中国细胞制造普惠全人类”为初心使命,发布了《干细胞负载生物材料用于神经创伤修复》《生物制剂体内应用“最后一公里”的工具开发》《基于GMP的靶向仿生外泌体模拟囊泡治疗》《治疗神经

03.242023
党建引领,赋能印刷包装行业创新发展

深圳劲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劲嘉集团或集团)创立于1996年10月,1997年正式投产,200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02191),主要从事高端包装印刷品及材料、新型烟草制品的研发与生产,为客户提供集创意设计、研发生产及相关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包装印刷整体解决方案,是国内领先的现代

03.242023
深耕成人学习赛道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量子之歌创新发展上市美股纪实

日前,量子之歌集团(股票代码“QSG”)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2023年首家登陆美股的中国企业。作为成人个人兴趣在线学习服务提供商,量子之歌基于自身科研和课研能力,构建用户学习模型,让专业知识更易学、易懂,以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向用户提供课程内容。公司旗下包含“启牛学堂”“讲真”“千尺学堂”等多种

03.242023
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引领智能矿山产业新升级

君子谋时而动,顺势而为。北京北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北矿智能)于2019年6月20日成立,是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出资成立的国有控股公司,其前身为矿冶集团下属矿山工程研究设计所于2010年组建的智能矿山中心,是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和金属矿山智能开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是中国

09.272022
北控水务集团:构建行业“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转”新格局

在国家大力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战略背景下,高校学生等青年群体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在我国“双碳”战略高效布局下,各行各业低碳生产竞争力加快构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也将发挥日渐重要的作用。然而,生态环境产业长期具有政策和市场双导向性、高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