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齐向东委员: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守好安全“底线”

发布时间:2025年3月8日 来源:中国科技产业杂志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当前,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重塑世界格局,国产大模型DeepSeek的出现让人为之一振,不仅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再次迈出关键一步,也让我们看到民营科创企业担当创新主力军的强劲实力。

 

DeepSeek重塑AI创新格局,带来三重启发

第一,DeepSeek打破了美西方在人工智能行业长期以来近乎垄断的市场格局,因为较低的价格成本,必将引发大模型垂直应用大爆发。2023年初Open AI发布Chatgpt引爆全球人工智能热以来,中国紧随其后出现了千模并进、竞相争流的局面,但是总体感觉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DeepSeek在春节期间横空出世,依靠先进的技术架构,一举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极大提振中国科技界的信心,激发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因为它的训练成本和推理成本都大大降低,对使用AI模型的应用开发者来说是极大利好。DeepSeek的出现,震惊国际人工智能行业,推动相关公司激烈竞争,必将引发大模型垂直应用大爆发。

第二,DeepSeek重磅公布开源策略,推动人工智能行业走向更加开放、合作的崭新时代。过去受技术封锁与商业壁垒的双重禁锢,人工智能领域难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共享与全方位协同发展。又因为大模型训练需要大资金、大数据、大周期,门槛很高,中小创新公司很难参与其中。DeepSeek的开源策略就像发令枪,让人工智能行业的中小公司与大公司在大模型技术上平等竞争,实现技术平权,人工智能应用迈向资源共享、携手共进的光明未来。

第三,DeepSeek一问世,针对性的高强度网络攻击就爆发了,给人工智能行业敲响坚守安全底线的警钟。我们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人开始搭建DeepSeek大模型私有化部署,而将近90%的服务器都没有采取安全措施,服务运行和数据安全岌岌可危。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基础设施地位越来越突出,针对性的恶意手段和风险场景也将激增,伴生的数据隐私、认知安全、基础设施等安全风险超乎想象。对于整个人工智能行业来说,平衡技术创新与安全风险必会成为重要课题。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点燃科技创新引擎

模仿和创新的本质差异在于,模仿往往聚焦于追赶型突破,需要国家集中资源攻坚克难,而创新更多地发轫于民间。DeepSeek的横空出世充分印证真正的技术创新不是被计划出来的,而是市场活力与民间智慧碰撞出来的。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让更多创新力量竞相喷涌。

第一,拓宽产学研合作链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进程。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有两层含义,就是坚持替代和引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我们要在现行技术路线上实现自立,解决“卡脖子”难题,加快用自研产品替代外购,以国内供应链替代进口供应链,实现自主可控;另一方面,我们要在未来新技术路线上实现自强,走自己的技术路线,实现创新引领。做到这两点,只靠少数精英企业、高端科研院所是不行的,要进一步拓宽产学研合作链条,吸引多元化主体参与研发,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在资源的开放共享中,吸取先进经验,合力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第二,优化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科技型骨干企业唱主角。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民建工商联界政协委员时强调,有能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更大作用。目前“卡脖子”问题多数是替代问题,实现从外购到自研的转变需要按照市场规则办,不仅替得了,还要卖得出。这启发我们,在推动产学研合作时,要把创新资源向有能力的骨干民营企业汇集,推动它们真正成为创新投入、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主体。

第三,完善产学研合作生态,培育一流的科技创新氛围。打好基础研究的持久战、关键技术的攻坚战,离不开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DeepSeek团队的核心成员多是来自清北等顶尖高校,其中不乏赴海外深造又回国的优秀人才,大多是90后。这支年轻的队伍,学术背景扎实,富有创新精神,不仅为AI行业注入了活力,更能为我国走好科技自立自强之路提供了关键支撑。现在我们已经进入“高能创新”时代,“高能创新”需要“人才密度”。在深化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需要着重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更多技术能力突出、能解决复杂问题的卓越工程师。同时,不断完善科技人才“选用育留”机制,关心其生存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守住安全底线,护航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网络和数据安全是走好科技自立自强之路的首道防线。2025年春节除夕当天,奇安信独家发布报告,针对攻击事件做出预警。大年初一,攻击烈度果然激增,DeepSeek服务器遭到重击。总体来看,这暴露出大模型需要重点防范四类攻击。

一是DDoS攻击。通过分析监测数据,我们发现针对DeepSeek的攻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时间较为分散的代理攻击;第二阶段变为SSDP、NTP反射放大攻击;第三阶段就是针对应用层的DDoS攻击,至少2个僵尸网络参与其中,影响DeepSeek的持续服务。

二是僵尸网络攻击。僵尸网络破坏性惊人,我们历史跟踪到的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超1.3万个,平均每天监控到的DDoS攻击指令超过10万条,约1.5万个被攻击目标IP,受害者众多。

三是帐号爆破攻击。这类攻击重点要防“内鬼”。一方面,一旦帐号被爆破,攻击者就会披上合法用户的身份,难以被察觉;另一方面,“内鬼”可能主动泄露合法用户名和密码,或通过设置弱口令、滥用自身权限等方式参与攻击。

四是漏洞攻击。有团队发现DeepSeek存在严重漏洞,并可借此获取后端隐私数据、API 密钥、操作元数据等。尽管漏洞很快被修补,但根据我们的经验,新漏洞会被不断挖掘出来,引发数据泄露,危害百姓、企业和国家安全。

我们应当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势,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加快推动网络空间创新发展、安全发展、普惠发展。未来世界是人工智能世界,我们既要防范大模型伴生的安全风险,也要积极把大模型全面应用于网络安全技术创新,用高水平网络安全能力护航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

这要求我们加快构建适配大模型的纵深防御体系,筑牢人工智能的安全根基。

第一,建立适配大模型的纵深防御体系,筑牢人工智能的安全根基。最近,奇安信发布业界首个大模型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大模型安全盾,率先提出“大模型安全红域”概念。通过构筑覆盖终端、应用、数据、模型、红域的多维度核心防护能力,打造适用于人工智能的立体纵深防御体系,并给予威胁情报、大网数据监测等情报赋能,实现“对外防攻击、对内防内鬼”,为人工智能大模型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第二,制定大模型安全强制合规要求,夯实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的制度保障。要明确大模型安全的组织架构,界定安全主体责任,对基础安全、数据安全、应用系统开发安全、运行安全等方面提出清晰的技术保障要求。同时,做好大模型运行安全监测和内容风控,定期开展安全评估测试,完善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现异常行为或潜在的安全事件,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将安全威胁消除在萌芽状态。

第三,推广“AI+安全”创新成果落地,走好提升安全能力的必经之路。这两年,奇安信安全产品全面AI化进展显著,“AI+SOC”“AI+天眼”“AI+天擎”“AI+椒图”等在实际应用中受到来自金融、能源、医疗等领域客户的广泛好评;奇安信安全智能体也已经深度接入DeepSeek大模型,在为政企客户提供威胁研判等多个场景里表现都很卓越。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进一步铺开,要鼓励更多产业用上、用好“AI+安全”创新成果,提高千行百业的网络安全防护效能。

生逢伟大时代,肩负伟大责任。作为网络安全领军企业,奇安信一定会以实际行动深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书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