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前路漫漫亦灿灿 经济向好信心足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科技含量“爆表”

发布时间:2025年3月8日 来源:本刊记者 翟万江

编者按: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5位负责人回答记者们提出的问题,解疑答惑,对我国经济向好信心足。

 

谈5%目标:有基础有支撑有保障

会议开始后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数字是5%,而国际机构的预测为4.6%。5%如何实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表示,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首先要看一下2024年的经济发展情况,这涉及发展的基础和当前的态势、趋势。

“2024年,中国经济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经历了前高、中低、后扬的态势,交出了一份难能可贵、成色十足,应该说令人满意的成绩单。”郑栅洁说。

从宏观层面来看,这份成绩单为2025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实现5%左右的目标有基础、有支撑、有保障,我们对此充满信心,可以说是‘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郑栅洁介绍,具体说来,2025年还有4个“加力”:把促消费和惠民生更好结合起来,加力提振居民消费;把补短板和增后劲更好结合起来,加力扩大有效投资;把培育新动能与升级传统动能更好结合起来,加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把点上突破与面上提升更好结合起来,加力深化改革开放。

 

谈培育新质生产力:继续抓投入、抓人才、抓生态

当被问及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时,郑栅洁表示:“过去一年,扑面而来的科技感和未来感给大家很多惊喜。”他说,感受最深的是3个“加快”。我国技术突破在加快,越来越多的产品装上了“中国芯”,人工智能大模型百舸争流、异军突起,工业机器人密度显著提升,人形机器人加速走向应用,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产原创新药层出不穷……“这些都证明,越是打压我们、封锁我们,越会倒逼我们加快自主创新步伐。”郑栅洁说。

郑栅洁在会上表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系统工程,我们将聚焦在资金、人才、生态这三个方面做工作。

第一,抓投入,持续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我们将组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地方资金、社会资本的规模将接近1万亿,就是要聚焦硬科技,坚持长周期,提高容错率,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投向科技型的企业,同时完善并购重组、份额转让等政策,鼓励发展并购基金等,畅通创业投资的退出渠道,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的投资,实现技术链、产业链、供应链的市场化重构。

第二,抓人才,持续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紧缺科技人才的培养,我们要在实践中造就一大批战略科学家、优秀企业家、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第三,抓生态,持续打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出台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不断完善包容审慎的监管,努力营造充满活力、守正创新的生态环境。

 

谈金融支持:欢迎国际投资中国科技企业

科技企业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金融要如何支持科技创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说,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需要金融政策、科技政策、产业政策的协同配合,需要金融管理部门、科技部门、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的协同互动,久久为功,坚持不懈。

他透露,近期,为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创新推出两项政策。

一是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丰富科技创新债券的产品体系。同时,债券市场“科技板”会根据科技创新企业的需求和股权基金投资回报的特点,完善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交易的制度安排,引导债券资金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二是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进一步扩大再贷款规模,从目前的5000亿元,扩大到8000亿元乃至1万亿元,更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降低再贷款利率,强化对银行的政策激励。扩大再贷款支持范围,大幅提高政策的覆盖面。

“最后说一句,我们欢迎国际投资者投资中国的科技企业,反对将市场化的投资行为工具化、政治化,反对设置不正当的投资壁垒。”潘功胜表示。

 

资本支撑:高度重视支持科技创新

“我发现今天记者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经济主题的记者会快成科技主题了。”在正式回答记者提问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感叹了一句。

2025年以来,以DeepSeek(深度求索)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受到市场广泛关注,不少国际投资机构认为,“DeepSeek热”将推动对中国科技企业价值重估。吴清说,感觉这两天不说DeepSeek,就不够时髦了。

春节之后,A股、港股包括其他市场上科技股表现也受到了相关热点的带动。吴清说,资本市场对促进产业和科技创新都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支撑作用,而科技创新企业越多越强,资本市场的活力、吸引力及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能力也就越强。

“证监会始终高度重视支持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资本市场‘科技含量’。”在讲了一系列举措后,吴清也坦言,科技创新是探索未知的过程,既孕育新的动能,也伴随着风险。他希望市场各方全面客观冷静看待科技企业成长中的风险,一起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更加健康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创新生态。

 

外贸发展:三方面下功夫,全力以赴稳外贸

讲外贸发展动能时,科技也是绕不过去的词。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说,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包括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云计算等,正在创造服务贸易的新范式。比如,DeepSeek凭借低成本、高性能的开源模式,降低了全球技术使用门槛。

在回答稳外贸相关举措时,王文涛表示,将从“政策加力、拓展增量、帮扶企业”三方面下功夫,全力以赴稳外贸。

一是政策加力。“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各部门、各地方也已经快速行动起来,有的出台了实施细则,有的制定了配套举措。我们将共同把这些政策措施落实好。同时,我们还将加大稳外贸政策力度,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和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抓紧研究储备新的支持政策,支持企业稳订单、稳外贸。”王文涛表示。

二是拓展增量。“我们将推动新设一批跨境电商综试区,来支持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大力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服务贸易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他表示,下一步拓展外贸增量,一个重要的增长点就是创新提升服务贸易。“我们将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稳步推进梯度开放,并将启动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一批服务贸易综合改革开放示范平台。促融合、谋实效,在发展入境游、数字服务、专业服务、‘保税+服务’等领域多点发力,推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融合发展。”

三是帮扶企业。针对外贸企业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他说:“我们将推动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指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我们将持续发挥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数贸会等重大展会平台作用,支持企业走出去参加更多境外展会,拓宽贸易渠道,找到更多贸易机会和贸易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