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 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生动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强烈反响

发布时间:2025年3月8日 来源:本刊记者 周 烨

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习近平指出,过去一年,人民政协紧扣中心任务履职尽责,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民盟、民进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聚焦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参与社会服务,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广大教育界人士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推动“五育”并举、立德树人迈出新步伐。

习近平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聚焦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

习近平指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确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有效发挥指挥棒作用。要完善学校管理体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提升依法治教和管理水平。要着眼现代化需求,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统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统筹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建立健全更加合理高效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习近平强调,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要实施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要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要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竞相涌现。

习近平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广大民盟、民进成员和教育界人士要发挥自身优势,更好支持参与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明前进方向,凝聚奋进力量,在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反响。

习近平总书记对基础教育的关心重视,让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长沙市教育局局长王旭很受鼓舞。“我们将围绕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完善相关政策,统筹当下和长远,通过建立资源配置引导机制、持续优化学校布局调整,特别是利用AI等技术手段助力基础教育提质增效。”王旭说。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进一步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指明了方向。”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宝委员表示,将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强化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鼓励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基础科学研究,不断夯实源头创新基础。

“作为一名医学领域科技工作者,我对总书记提到的‘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深有感触。”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教授崔亚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