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天津滨海高新区: 创新链产业链同频共振 奏响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进行曲”

发布时间:2025年7月8日 来源: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管委会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这片涌动着创新基因的热土,近年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新赛道、培育新动能,以“破冰者”姿态,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勇当探索者、领跑者,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加速奔跑,不断取得新成效。

面向前沿,构建脑机接口产业创新生态

不久前,位于高新区的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同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联合开发的一款基于忆阻器神经形态器件的新型无创演进脑机接口系统惊艳亮相。

脑机接口作为一种变革性的人机交互技术,是前瞻性、颠覆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在医疗应用、工业交通、睡眠康养、消费娱乐等多领域存在广阔应用需求,市场规模未来有望突破百亿乃至千亿美元。

高新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依托信创、细胞生态、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三大海河实验室的创新资源,引领推动相关未来产业发展。以脑机海河实验室为例,目前该实验室已构建起从电极、芯片、算法、装备到系统于一体的、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全链条国产化创新成果体系,已先后发布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指令集高速率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全球首个片上脑机接口智能交互系统”等重要创新成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脑机海河实验室成功吸引孵化了中电云脑、瑙玑科技、超瑙医疗等众多优质企业和项目在高新区集聚发展。此外,脑机海河实验室还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联合实验室,牵头成立京津冀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产业联盟,发起成立京津冀产业孵化共同体脑机接口产业工作组,助力形成脑机接口产业创新生态。

 

搭建平台,力促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除脑机海河实验室外,高新区还布局建设了国家现代中药创新中心、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先进操作系统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拥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219个。此外,高新区拥有技术转移机构40家、孵化机构60家、公共服务平台20家(概念验证+中试平台),为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保驾护航。这些强大的科创“引擎”正以其源源不断的科技成果为高新区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注入新动能。

多措并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疏堵清障

以创新性政策拓宽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路径,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疏堵清障。近年来,高新区多措并举,打造了基于企业创新积分的“贷、担、保、投”四位一体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据悉,目前“科创积分贷”已累计支持300家企业获得26.69亿元的授信;推出的“科创积分担”产品,支持主体从龙头企业向中段、向长尾延伸,最近一年来已有85家企业获担保融资3.2亿元。

此外,高新区还探索推出了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政策,围绕信创产业、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着力把科技创新的需求端、服务端、供给端紧紧串联起来,高效形成生产力。“先使用后付费”模式,让企业“零门槛”使用科技成果,引导企业积极投入成果转化;让高校院所和企业工作的焦点从事前的顾虑,转移到事中的协同配合和事后的收益分成,让双方都能从成果转化中实现收益。截至目前,高新区已促成12项科技成果以“先使用后付费”模式实现转化,初步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超前布局,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高新样板”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依托在信创、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领域良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基础,近日,高新区首批获批天津市核心芯片、脑机交互、细胞与基因治疗未来产业先导区。

据了解,高新区将分别在华苑、渤龙湖、海洋科技园打造三大未来产业先导区。其中,在海洋科技园将以信创海河实验室、飞腾、海光、曙光等为创新源头,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信息安全产业园、创新创业园等特色主题园区为载体,全面推进“中国信创谷”建设,打造核心芯片未来产业先导区;在华苑科技园将以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为创新源头,依托中电云脑等企业资源,以华苑科技园为主要科技成果承载地,进一步挖掘和推动天津大学脑机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研发项目落地,打造脑机交互未来产业先导区;在渤龙湖科技园将以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血研所等为创新源头,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细胞产业转化基地、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示范基地等平台载体,持续推进京津冀特色“细胞谷”建设,打造细胞与基因治疗未来产业先导区。

2025年,高新区将围绕三大未来赛道,全力促进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累计建设创新平台数量突破50家,产出创新标志性产品超140个。同时,产业集群建设持续推进,未来产业生态不断完善,计划将吸引超百名海内外的高端创新人才,落地相关示范应用场景超20个,初步形成有利于未来产业培育与发展的优良生态。

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到2027年,高新区将构建形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要素集聚、布局合理的未来产业发展格局,核心芯片、脑机交互、细胞与基因治疗等未来赛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主体培育、产业集群建设和场景示范应用等取得明显突破,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的“高新样板”,成为带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创新赋能产业、产业激发创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奔赴,创新链和产业链同频共振,正共同奏响天津滨海高新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