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特别关注 SPECIAL ATTENTION 查看更多
05.092024
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的高端智库——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学术委员会成立

5月7日,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学术委员会在浙江温州市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执行院长陆朝阳等18名青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线下参加成立大会,另有21名来自全球各地的青年科学家线上参会。浙江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吴晓东,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院长叶志镇,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副主任高春波,浙江省科协党组成员、秘书长郭寄良,温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吕伯军,温州市政府副市长王振勇等领导和院士专家一同出席了成立大会。活动同时邀请了施普林格·自然集团首席运营官Marc Spenlé,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总裁Arnout Jacobs等国外有关嘉宾出席。此次活动举行了学术委员会成立仪式。浙江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吴晓东,中国科协企创中心副主任高春波,温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吕伯军,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志镇、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执行院长陆朝阳为学术委员会成立按下启动按钮。随后举行了青科会学术委员会敦聘仪式。浙江省科协党组书记吴晓东和温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吕伯军为18名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榕树家园”社区揭牌仪式,以七都“榕树家园”为核心,搭建“榕树家园”线上社群,建立广泛的社交网络。发布了“榕树家园”2024行动计划,着力构建“一家园、一联盟、一基金”等“六个一”服务体系,吸引和集聚青年科学家,打造人才服务样板。活动仪式上,青科会执行委员会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Springer Nature)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双方将探讨通过一系列合作项目,支持以温州为主办地的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助力中外青年科学家成长发展和交流合作,提升青科会在国际科学界的品牌影响力和声誉,吸引国际一流人才,促进温州乃至浙江省的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随后,学术委员会委员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嘉宾进行了愉快的茶歇交流。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嘉宾介绍了期刊情况及在服务青年科学家成长方面的举措。学术委员会委员针对青年科学家科研环境、成长成才,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进行了热烈探讨,并就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与青科会如何共同发展进行了讨论。学术委员会还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陆朝阳主席主持会议。他首先感谢各位委员,出席青科会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和第一次全体会议。随后,他简要介绍了青科会情况。会议讨论了学术委员会议事规则、学术委员会2024年工作计划,对2024青科会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围绕方案框架向学术委员会委员征集青科会专题会议和研讨会项目、向学术委员会委员征集2024青科会推介计划。委员们围绕各议程,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而卓有成效的讨论。他们纷纷表示,将积极参与青科会平台。陆朝阳主席希望各位委员能够在青科会的平台上相互促进、相互成长、相互成就,并提议2024年11月欢迎大家来温州参加青科会并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据了解,学术委员会是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所属的高端智库,也是青科会的学术支撑机构,将为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高质量举办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第一批学术委员会由56名海内外知名青年科学家、青年科技企业家和青年科技组织负责人等组成,设主席1名、副主席4名、常委16名、秘书长1名。陆朝阳担任主席,汉内斯·贝尔宁(Hannes Bernien)、胡海岚、莫尔滕·乌格尔维格·安德森(Morten Ugelvig Andersen)、仇旻担任副主席,侴术雷担任秘书长。现有56人委员名单中,青年性凸显,45周岁以下者占比达85.96%(50周岁及以下占比98.25%),其中近1/4的委员为女性。地域覆盖广泛多元,汇聚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阿根廷、南非等17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专家学者;学科分布均衡全面,理学占比50.94%,工学占比22.64%,医学占比18.87%,社会科学占比7.55%。

04.302024
中国科幻研究中心青年科幻研究人才交流座谈会成功举行

2024年4月29日,“中国科幻研究中心青年科幻研究人才交流座谈会”在北京首钢园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承办,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支持。会议旨在搭建青年科幻研究学者与业内专家交流对话的平台,共同探讨科幻领域的研究现状、未来趋势及青年学者开展科幻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姚海军、厦门大学教授黄鸣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科幻作家陈楸帆、漫传奇文化CEO李赟、未来事务管理局CEO姬少亭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创作与传播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陈玲主持。“专题分享”环节,八位青年学者围绕科幻文旅、科幻影视、科幻口述史、科幻与科技创新的关系等展开分享。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起航学者”王嘉诚以《数字技术赋能科幻文旅产业发展》为题,分享了科幻文旅产业的定义、科幻文旅产业调研情况和产业数据统计方式的探索思路,他指出,当前科幻文旅消费的重要趋势为数字消费、场景消费、体验式消费。浙江大学博士生、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起航学者”朱钰婷以《2023年中国科幻研究新观察》为题,分析了2023年科幻研究的重要趋向,指出当前科幻研究不仅“入乎文内”,还“出乎文外”——文本研究不断深入,传播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的研究也逐步涌现。未来,如何进一步构建中国科幻的理论话语体系将是科幻研究的重要方向。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起航学者”刘宇坤的分享题目是《中国科幻影视产业研究的思考与展望》。他借用“文化菱形”概念探讨了科幻影视市场现状的研究思路——以影视作品分析为主,结合院线票房、分账票房等营收数据统计的综合分析方法。他认为,未来科幻影视研究还可以关注创作团队、宣发公司、视频平台等多元主体。科幻导演、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起航学者”张子瑞以《AIGC在科幻影视制作中的应用体验》为题,分享了使用AIGC技术进行科幻影视创作实验的心得,探讨了AIGC如何扩大创新边界等问题。他认为,AIGC具有“技术万花筒”特质,可以在“制作流程重构”“降本增效”等方面对科幻影视创作产生深度影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起航学者”赵文杰以《科幻促进科技创新的路径与影响因素初探》为题,分享了“科幻经历向科技创新活动转化”的理论模型,并提出应鼓励科幻文艺作品及文化的传播,加强创新创造氛围的营造,推动科幻教育多形式、多路径发展以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中国科幻口述史》项目制作人李晨旭以《做中国科幻的火种采集者》为题,分享了《中国科幻口述史》三卷本的制作初衷以及研究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该项研究采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完成了百万字的口述史采访成稿,他指出,未来会“将采集到的所有资料开放给中国科幻研究者。”苏州大学传媒学院讲师吴福仲以《科学幻想与自我超越:基于实证社会科学的考察》为题,分享了一项传播学实证考察。研究认为,科幻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的认知倾向和行为倾向,产生集体性的面向未来的行动,最终带来理想的共同未来。从这一角度来看,科幻或许能够成为一种连接人类命运的全球流行文化。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周融荣以《想象力产能刍议:以数学模型为进路》为题,引入“引爆点(tipping point)模型”“NASA的技术成熟度评估模型”等数学公式,尝试从经济学的视角,探究科幻与技术变革、科技产业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圆桌讨论”环节,专家对青年学者们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就“当前‘科幻+’研究趋势与未来展望”“青年开展科幻研究所需要的支持”等话题与他们展开了深度交流。吴岩指出,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舞台,各位学者的发言十分精彩,研究议题具有创新性,研究方法、研究过程都颇见功底,未来期待看到更多青年学者投入科幻研究。姚海军指出,青年学者们的多项研究都谈及了科幻的社会价值,对科幻创作的实践提供了诸多启发。创新性的科幻研究需要研究者提出更多新问题,挖掘更多深层次价值,希望青年学者们可以在这些方面继续着力深耕。陈楸帆认为,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对于科幻发展都非常重要,期待有更多青年学者的研究与经验能够得到推广以作用于更大范围的实践。黄鸣奋指出,会上的诸多报告都呈现出对当前科技发展的乐观倾向,但科幻研究的视角离不开对科技发展的审视与批判,而这恰恰应该是学者们需要关注和思考的“有趣问题”。汪筱林认为,各位青年学者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研究涉及文学、影视、传播、艺术、医学等诸多角度,体现了科幻研究的多元性,未来还可以做更多调研,例如探究青少年想象力、好奇心的来源。郑永春指出,科幻教育相关研究值得更多探索,譬如: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偏好什么类型的科幻小说?青少年创作的科幻小说具有怎样的特征?阅读科幻对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的培养具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姬少亭认为,各位青年学者从不同视角切入,拓展了科幻研究的思路。有些方面还需要关注,一是科幻研究应结合更多一手资料,挖掘新命题。二是科幻研究中应注重观照“人”在人与技术的关系中的位置。李赟指出,当前对科幻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市场上的“伪科幻”产品依然很多,青年学者开展研究时需要明晰“伪科幻”“泛科幻”等概念。期待未来有更多“产学研”协作,让更多的研究真正指导产业实践。陈玲主任在总结时表示,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自2020年成立以来,始终把关心支持青年科幻研究人才发展作为核心工作之一,针对青年人才设立研究项目,同时,也在积极推动建立常态化的交流机制。未来,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将继续为青年人才创造更多施展才华的舞台,共同助力科幻事业与产业的繁荣发展。

04.302024
2024年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年会暨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

4月27日,“2024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年会暨成果发布会”在北京首钢园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承办,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支持,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协办,学界、业界及媒体近百人参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幻研究中心顾问周忠和,中国科普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主任王挺,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京春,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岩,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创作与传播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陈玲等出席会议。会议由王京春副所长主持。会议主要有成果发布、工作总结、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成立、专题报告分享等环节。成果发布环节,王挺所长发布《中国科幻海外传播报告(2018—2023年)》并作解读。他指出,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科幻的国际传播呈现多元化、网络化和立体化特征,海外影响力逐渐增强,中国科幻正成为全球范围新崛起的文化力量。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依托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国际传播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联合研制《中国科幻海外传播报告(2018—2023年)》,采集了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4000余家海外主流媒体的中英文报道,分析了近年来中国科幻的海外传播趋势及特征。报告显示,中国科幻作品海外搜索热度和相关主流媒体报道数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区域国别视角看,北美洲和亚洲媒体对中国科幻关注度相对更高。随着中国科幻产业的发展,对外传播的产品形态也愈发多元化,媒体关注焦点也从纸媒科幻文学,拓展至科幻游戏、科幻影视、科幻网络文学等。吴岩教授与腾讯公司数字舆情部总经理高大为在会上联合发布了《“三体”IP出海观察报告》。“三体”作为科幻超级IP,其小说及影视剧均在国内外均取得了良好口碑。为了解“三体”在海外传播的情况,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联合腾讯企鹅有调共同研制了《“三体”IP出海观察报告》,分析了“三体”IP海外传播整体态势、海外受众画像特征、中国科幻“出海”的文化与科技传播价值等内容,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科幻作品海外传播提供参考。工作总结环节,陈玲研究员对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取得的成果、进展与未来发展进行介绍。她指出,中心已建立起完善的学术发展、人才培养与交流平台体系,目前已推出《中国科幻发展年鉴》《区域科幻产业发展研究》《青少年科幻教育指南》《世界科幻动态》等多维度科幻研究成果,为相关部门决策、行业发展及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共聘任17位各界代表为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将为中国科幻研究中心的发展把方向、谋大局,推动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迈上新台阶。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在会上共同发布了《2024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1132.9亿元,同比增长29.1%;中国科幻阅读产业营收31.7亿元,同比增长4.3%;中国科幻影视产业营收115.9亿元,同比增长38.8%;中国科幻游戏产业营收651.9亿元,同比增长15.4%;中国科幻衍生品产业营收22.8亿元,同比下降52.3%;中国科幻文旅产业营收310.6亿元,同比增长106.7%。科幻产业各个业态的融合发展趋势明显,科幻与未来产业的深度融合,有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助益。总体来看,中国科幻产业在加速增长。未来,各地优势资源将进一步转化为协同发展的强大动能。 专题报告环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科幻作家陈楸帆,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李广益,北京景山学校正高级语文教师周群以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红祥6位专家,围绕科幻影视、科幻创作、科幻教育、科影融合、科幻未来发展等展开了分享交流。戴锦华以《记忆与未来》为题,从当下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世界局势谈起,指出元宇宙、OpenAI、Sora、基因编辑等技术都曾是科幻写作的专有领域,而今都已变成事实,成为“ 临界点的跨过”。未来科幻、想象力何为?对此,她认为,全球的科幻写作开始向内转——更为内在、内心和内部。陈楸帆分享的主题是《AIGC时代的科幻创作》,他结合自身AI创作的实践指出,AIGC时代的科幻创作已经成为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下,更重要的是在AI写作中反思人类自身的写作,加强对内的感受力、审美力及记忆力的关注,利用AI提升创作者的能力和素质。杨溟以《未来之问:科幻“新物种”与产业新赛道探索》为题,从产业和科学研究的角度指出,科幻的使命是给人类带来四种力量,即创造的力量——源于洞察与想象力,反思的力量——批判未来主义,预览的力量——模拟环境中的假设与实验,沟通的力量——跨星球跨物种的连接与共情。他还提出,未来科幻产业发展的核心模式是“产业+未来学研究—认知重启”,其重点是用“未来之问”直面当下。李广益以《中国如何从科幻走向世界》为题指出,和之前的文化作品、文艺作品的传播相比,中国科幻作品会让受众自然而然地接受中国是当代科技成果和科技产品的提供者。中国从科幻走向世界重在彰显中国形象、讲述中国故事,同时他认为,科幻是思考和想象中国全球战略的载体,中国从科幻走向世界主要是要以科幻为载体,直面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周群以《科幻教育的破题之路:问题剖析与发展策略》为题,结合“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及“新高考”等话题,剖析了科幻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指出科幻教育应该与科普教育等联动发展,共同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发力。魏红祥以《硬科幻的新赛道》为题提出,硬科幻要与大科学装置及极端条件等众多科学设备、知识结合起来,展开大胆想象。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拥抱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刚性需求,例如科幻要从人才培养和文化自信等视角出发,与科普和科创、文旅和文创等结合起来,找到新的发展突破口。最后,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作会议总结。他肯定了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成果,期望科幻不仅要关注技术的方面,也要从当前的教育、文化发展等出发,更多关注人文的反思。

04.302024
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深度参与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

4月29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圆满闭幕。本次中关村论坛中,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作为“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7大钻石会员之一,参与并支持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全过程。回顾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会议亮点频现,活动高潮迭起,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推动创新资源要素集聚与融合,强化首都创新品牌,打造首都科技领域的高峰亮点。协会精彩亮相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展览展示环节,成为唯一同时拥有室内、室外双展板的单位,展现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深耕新质生产力,助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协会的风采。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内部展区现场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外部展区现场4月25日上午,在全球瞩目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主持开幕式。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会长、大北农集团董事长邵根伙博士应邀出席开幕式。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会长、大北农集团董事长邵根伙博士出席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本届论坛由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设置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5大板块,举办了近120场活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现场论坛开幕式上,量子云算力集群、北脑二号智能脑机系统等十项重大成果集体亮相,展现了中关村论坛对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全球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此次中关村论坛年会围绕人工智能、空间科学、生命健康等科技前沿和热点议题,举办了60场平行论坛,全球上百位顶尖科学家,上千位演讲嘉宾等开展交流,共话开放创新,共谋发展机遇。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积极参与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支持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2024 IN-TECH“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发展沙龙,突出 AI创新落地应用与产业协同创新,洞见 AI大模型技术创新应用发展趋势,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拐点,促进海淀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协办2024第八届中国科幻大会——科幻星球奖颁奖典礼,通过对来自日本、意大利、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8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458项有效申报项目的评选,最终产生包括最佳科幻创作技术、最佳科幻体验技术、最佳科幻产品创新等在内的10个冠军奖项及27名优胜奖。协会上下积极参与学习中关村论坛,与参会的政、企、学、商等各界精英广泛交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资源融通、跨界合作等优势,进一步优化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打造服务政府、企业、市场全方位综合服务体系。2024 IN-TECH“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发展沙龙现场2024第八届中国科幻大会——科幻星球奖颁奖典礼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深刻践行“为中关村企业家发展科技产业服务,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服务”宗旨,全面展示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促进北京高精尖产业和科技企业发展的成效与贡献,充分发挥桥梁纽带、资源融通、跨界合作等优势,聚力行动,带动企业齐心聚力,聚集创新要素、推动产业发展、服务企业创新,优化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助推中关村打造成为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园区风采 PARK STYLE 查看更多
兰州高新区: 汇聚创新能量 打造美丽兰州“窗中窗”
兰州高新区作为国务院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兰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四强”行动,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激发干事创业激情、凝聚奋进力量,切实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加快打造新时代美丽兰州“窗口中的窗口”,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千方百计挖潜能,精准施策展成效。高新区始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及时修订完善《兰州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以政策效力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能。围绕企业用地、用资、用工等需求,全力保障生产要素供应。研究出台活跃市场主体“商贸十条”,2023年全年落实各类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4.56亿元,有力提振了实体经济发展信心。充分利用黄金人流地段规范外摆经营、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开展“提振消费信心”等主题宣传促销活动,全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健全经济运行周旬调度和“包抓联”“六必访”等制度,因企施策、精准服务,全力稳住经济“压舱石”,2023年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2.3亿元。一组组数据背后,既凸显出高新区经济运行的亮丽成绩,又展现出高新区精准施策有的放矢。蓄势聚能聚人才,科技创新当自强。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与科创“新四军”创新资源对接,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兰白张江科创飞地”成功挂牌,山东大学甘肃研究院落户高新,兰州大学·高新西部药谷等创新平台项目谋划推进,作为西部唯一高新区签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产业园区联盟,创新资源加速汇聚。围绕“萃英计划”全力推动创新人才集聚,举办政校企对接交流会等多元活动20余场次,全区人才总量达到10.4万人。园区双创生态持续完善,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4.3%,创新动能加速生成,创新势能加速释放。项目“双进”为抓手,加速产业大发展。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经济兴。高新区坚持以项目“双进”大会战为抓手,2023年谋划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22个,总投资1463亿元。申报省、市列重大项目9个,年度累计完成投资24.1亿元。重点项目建设进展良好,储备线索项目142个,招大引强成效逐步凸显。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改善民生。高新区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投资项目审批改革,用心打造“高新事·高兴办”服务品牌,获评2023年兰州市优化营商环境企业最满意创新案例称号。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加大稳岗援企力度,及时化解各类线索问题104件,彻底解决1200余户群众供水不稳定问题。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兰州高新区将进一步坚定信心,锚定发展目标、聚焦产业发展、聚力园区建设,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奋力描绘园区发展新蓝图,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
了解详情
包头稀土高新区: “轻”“重”兼备 推动稀土产业全系全链发展
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包头稀土高新区)于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自治区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也是全国117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唯一冠有稀土专业名称的高新区。稀土高新区位于市区南侧,属全市规划中心,属于行政管理区和类似县级行政区,由建成区、滨河新区、希望园区、稀土应用产业园区四部分组成,总规划面积约121平方公里。近年来,稀土高新区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礼貌接待制、全程跟踪制和限时办结制,建立了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高效服务体系,努力营造局部优化的发展环境,树立了“全新机制、高效服务、诚实守信、最优惠政策”的品牌形象。2000年以来,先后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级实施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稀土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十五”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被国家外经贸部批准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被团中央命名为“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被确定为包头市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主要承接地。作为包头稀土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全国唯一以“稀土”资源命名的国家高新区,包头稀土高新区在以生产、应用轻稀土为主的同时,也在积极筹划中重稀土的产线建设与开发应用,持续助力驻区企业赢得中重稀土领域“话语权”,推动稀土产业全系全链发展,为包头建设“两个稀土基地”,打造“世界稀土之都”贡献力量。 以“磁”为基,增拓磁材领先优势连日来,宽大的厂房、整洁的生产车间内,包头安泰北方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马不停蹄安装调试设备,这个当年建设、计划当年投产的“年产3000吨高丰度稀土镧铈项目”,预计年底将实现1500吨的产能。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产值10亿元、纳税3000万元、新增就业500余人。“我们依托李卫院士团队的科研力量,加之中钢研60年的技术沉淀,建设一条全自动化生产线,下线产品将具备高磁能级、高剩磁、高镧铈配比的显著特点,不仅增加了产品的稳定性、一致性,还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而我们的发展目标将不止于二期项目,目前三期项目‘建设2万吨高性能稀土永磁产品’也将提上日程,届时公司永磁产品生产规模将跃升至行业前三。”安泰北方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包头金蒙汇磁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看到,把稀土金属混合在一起,经过熔炼、浇铸、氢破碎、气流磨等工序制成粉末,将粉末压制后放入烧结炉形成永磁毛坯材料,再经过加工、电镀等工序,便可制成稀土永磁成品。“稀土永磁体磁性能越高,意味着做出来产品的体积可以变得更小、能耗更低。比如在新能源汽车和风力发电领域,用稀土永磁体做电机,能耗会大大降低;在无人机和手机应用领域,可使产品更加微型化、小型化,功能更强大。”包头金蒙汇磁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王强说。稀土永磁材料是消费量最大的稀土功能材料,是当今稀土材料“点石成金”的主要路径。目前,全国稀土永磁材料的产值约占稀土产业产值的70%。2023年以来,包头稀土高新区全速推进金力永磁、天和磁材等头部企业积极拓展市场、增加订单,提升产能利用率;加快推进韵升科技、科田磁业、安泰北方科技、大地熊等在建重点磁材项目建设,扩大高端磁材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比;大力对接引进中科三环、正海磁材、中元磁业、中钢天源等实力雄厚企业,壮大磁材产业规模。与此同时,稀土高新区统筹抓好储氢、合金、抛光、催化、光功能等产业发展壮大,不断创造新的增长点,壮大产业规模。高效发展稀土储氢材料和抛光材料,推动国瑞科创全国首创的固态储氢装置、天骄清美二期6000吨抛光粉项目、金蒙汇通高性能抛光粉和抛光液项目、中科蒙稀药用催化剂项目扩能提效,向高端应用突破;加大特殊稀土功能材料、高纯金属和化合物、金属靶材等特种材料投入力度,支持中科再生、三隆新材料、明芯稀土、新雨稀土等企业转型升级、扩大生产,快速把稀土特殊功能材料做大做强。截至目前,稀土高新区已集聚了北方稀土、宁波韵升、中国中车、大地熊、金力永磁、金田铜业、安泰科技、盛和资源等8家稀土产业相关上市公司。该区建成稀土永磁材料产能10.2万吨、位居全国第二;储氢产能1.1万吨、抛光材料产能3.7万吨,均位居全国第一。 “中重”并举,推动稀土全系发展日前,北方稀土瑞鑫公司首批中重稀土金属产品试制成功,标志着北方稀土中重稀土金属产品首次实现规模化生产。2022年,北方稀土在瑞鑫公司布局中重稀土产品实验生产线。为了实现中重稀土金属类产品从“0”到“1”的突破,北方稀土瑞鑫公司高效完成了试验线设计和水、电、暖等基础设施改造,安装调试主要冶炼设备及配套公辅设施,开展钙热还原法制备金属钆以及自耗阴极电解法制备钆铁合金的试生产。“我们通过不断探索优化还原剂用量、槽型结构、电极配置、熔盐组成等工艺技术参数,已实现了金属钆和钆铁合金的工业规模连续试生产,单炉产量、料比、产品成分稳定性都达到了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目前,钆铁合金中试产品已交付下游磁材企业试用。”瑞鑫公司电解一部副部长于兵说,这些产品可运用于稀土功能材料、特种合金及原子能反应堆等多个领域,在航空航天、风力发电、汽车、手机等终端产品中也将得到广泛使用。目前,北方稀土已具备了中重稀土金属和钆铁、镝铁合金等的规模化制备技术以及镝、镱、铽等高纯金属及靶材制备技术。而稀土高新区驻区企业包头中科稀土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满来说,除钷元素外,该公司已经具备全系16种元素稀土金属、氟化物、合金及靶材的生产能力,已拥有专利近20项。作为全国稀土领域重点权威科研院所之一,多年来,包头稀土研究院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和技术积累,通过不断创新技术与装备,成功突破了低氧氟化物制备技术、高品质低成本钆/铽制备技术等多项稀土金属及其合金制备关键难题。目前授权专利30余项,实现了钐、铕、镱、钆、镝、铽、钬、铒、钇、钆铁/镁合金、稀土锌合金、稀土镍合金等多种中重稀土金属、稀土合金、靶材的批量试制。与此同时,包头稀土研究院还建立了年产20吨高纯稀土金属、年产1200吨稀土合金及中重稀土金属中试线,产品已实现销售并取得实际经济效益。稀土高新区着力加强中重稀土的研发应用,提升中重稀土产业规模,鼓励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实施“高纯稀土金属(钇、钆、镝)制备关键技术研发”“金属镝及钆铁合金高收率规模化制备”“电子、航空用钪及多元稀土轻合金制备关键技术开发”等项目建设,提升白云鄂博矿中重稀土产能产量,扩展高纯稀土金属、中重稀土金属与合金等差异化产品,不断提升稀土产业全系产品规模效益。
了解详情
建设“高校集聚性”硬科技创新街区 助推老城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西安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自启动建设以来,聚焦“大学+”,探索“学科+产业”的创新模式,构建了“城校企”协同创新机制,形成“高校创新、街区创业”的新生态,全力打造大学引领城市更新升级的高水平创新创业示范区。突出“硬科技”,构建规划领衔的全链条创新策源体系。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以“一轴三区七大创新圈”为总体空间架构,规划范围10.47平方公里,提出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慧健康、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数字创意“6+1”产业布局,建设“西工大-光机所”等五个先行启动区与特色路段。在创新街区发展版图上,高校院所星罗棋布,为科技创新承载优厚资源与实力,通过在大学周围建设若干“创新圈”,创新城市空间供给与治理方式,形成市区校共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双创”新机制,以科技创新和城市更新“双轮驱动”推进载体项目规划建设,挂牌共建14家“秦创原∙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立体联动孵化载体”;西北工业大学智能系统综合大楼、星光德必易园等一批载体项目推进实施,将创新创业空间从大学校园、楼宇载体向重点路段、重点片区延伸拓展,持续输出高质量技术成果,街区立体联动孵化体系基本成型。通过引入街区合伙人等,形成“政府主导、规划引领、社会运作、企业实施”运作方式,建立“管委会+公司”“街区+环大学创新经济圈”建设机制。做优“融服务”,建成多维立体创业创新服务平台体系。搭建创业孵化平台,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时空信息产业基地揭牌,致力打造地理信息数据加工“陕军品牌”和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西安高地”;西工大启动空天动力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规划建设光子产业创新中心。做强技术转移平台,围绕无人系统、智能建造、智慧健康等方向建设6个概念验证平台;引进“史太白智能制造技术转移中心”。完善投融资服务平台,成立陕西省首支概念验证基金,助力“从0到1”硬科技创新创业,初步形成“概念验证-种子期-成长期-成熟期”全链条科技创业投资服务体系。拓展公共服务平台,“多维度知识产权评议医疗机器人”获国家知识产权局2023年度第一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3家企业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优秀企业”称号;设立街区公共服务网点,变“集中式”服务为“网点式”服务。优化展示交易平台,建立路演中心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项目,设立数字资产保险创新中心,发布国内数字资产保险首单;培育的“秦之县”陕西数字创意与县域经济融合发展平台获得“陕西年度十大新锐IP”。聚焦“硬产业”,打造优质企业分级梯度培育体系。以“学科+产业”方式孵化科创企业,围绕创新街区“6+1”产业方向,搭建6家市级以上秦创原“三器”示范平台,新获批3家省级大学科技园和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23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87家,培育的中航创世机器人公司、阳易信息公司在获取新一轮融资、突破工业软件“卡脖子”难题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推进工程科技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中铁一局国家级示范项目“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公共服务平台”衍生开发了具有独享知识产权的标准化产品,服务项目200余个;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孵化装配式钢结构研究院公司等土木行业高科技企业,引进中煤(西安)地下空间科技发展公司等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双招双引”强链补链延链,举办“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中国创新挑战赛”硬科技专题赛等品牌活动,获批西安市首批“人才交流活动中心”,认定高端人才35名。
了解详情
成都高新区: 率先提出“中试+”生态理念 奋力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
成都高新区,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科技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园区之一。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持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2022年,成都高新区生产总值(GDP)迈上3000亿台阶,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创新加码寻突破,策源赋能强引擎2023年11月,随着微波与光子集成前沿研究中心正式挂牌,这也成为2023年以来入驻天府绛溪实验室的第四个前沿研究中心。作为四川省批准成立的首批四个天府实验室之一,天府绛溪实验室兼具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的双重“身份”。天府绛溪实验室除建设国家一流水平的实验平台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任务外,还将设立平台公司及产业基金,服务创新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以“揭榜挂帅”、订单制项目合作、科技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聚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高端人才,促进一批“卡脖子”技术加速突破并进行成果转化。预计到2025年,天府绛溪实验室将成为成都高新区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制高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的战略支点。破局谋划促发展,中试转化优生态2023年初,成都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提出“中试+”生态理念,并创造性提出聚焦主导产业需求的产业突破型和培育未来赛道的产业培育型的两类中试平台。2023年3月,成都高新区举办“中试+”生态大会,联合北大、清华、中科院技术转移中心等12家单位,共同签署“中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联合倡议,积极营造“技术研发+中试平台+专业孵化+天使基金+应用场景”五位一体的中试生态。“中试+”生态包含高校院所、中试平台、专业孵化器、天使基金、龙头企业五大主体。为推进中试首选地打造,成都高新区从平台建设、项目孵化、人才保障、中试项目、金融资本五个维度,推出“中试十条政策”。政策给予中试平台5年最高5000万元支持,重大项目可“一事一议”予以突破,从项目支持、使用补贴等方面,给予中试项目5年最高1000万元支持,帮助中试平台做优客户生态。记者了解到,2023年以来,总投资20亿元的IGBT中试平台(一期)、总投资1.5亿元的生物治疗中试平台等25个中试平台陆续认定开放;总投资12亿元的功率半导体中试研发平台等11个中试平台正在加快建设之中。产业能级提质效,主导产业再发力作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之一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是全国首个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试点示范基地。据统计,截至目前,天府国际生物城已引进项目超300个,总投资超1200亿元,其中包括GE中国精准医疗产业化基地、赛默飞-国际生物城联合创新实验室、费森尤斯奥美德中国西南区总部等一批世界500强项目;先后推动成都先导、苑东生物、康诺亚等6家企业顺利上市,培育威斯克、齐碳科技等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4家。日前,最新公布的2022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显示,成都高新区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第一方阵。2023年10月19日,以“高水平创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3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成都高新区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学敏等近30位专家,以及阿斯利康、拜耳、GSK、艾伯维等20家世界500强跨国药企、50余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齐聚成都,共话生物技术发展。这次盛会是我国最具权威性的生物技术创新大会之一,已在成都高新区举办三届,而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再次在成都高新区举办,也将进一步助推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据悉,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已连续五年保持20%增长,2022年产业规模达1200亿元,聚集了阿斯利康、海创药业等医药企业3000余家,累计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聚集在研及上市1类新药150余个,已构建涵盖靶点发现、临床研究、中试生产到产业化的全生命周期功能平台近160个、市场化程度超80%。产业投资筑高地,科技金融破难题近期,成都高新区天使母基金斩获融资中国“2022-2023年度有限合伙人榜——中国最佳天使引导基金TOP10”大奖,进一步增强了资本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10月18日,2023年中国·成都天使投资峰会在四川省成都高新区举行。130余家创投机构、国内领先天使母基金、天使投资人、重大创新平台、科创企业、各类天使创投协会组织代表出席参会。成都高新区天使母基金在本次峰会上与10家基金管理人(GP)集中签约,规模超60亿元。一年多来,成都高新区已累计与19家基金管理人(GP)签约,天使基金集群规模超过100亿元;与18家早期创投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基本实现全国头部机构合作全覆盖,成都高新区天使母基金已跻身全国天使母基金方阵前列。2023年1月至9月,成都高新区共有120余家(次)科创企业获得各类股权融资,超过2022年全年总数,获投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5%。不断集聚的创新资本持续推动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上半年,成都高新区创设“人才贷”,实施“积分贷”“百亿千企”行动,助力788家积分企业获得信用贷款123亿元。成都高新区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上半年累计为118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债权融资超过720亿元。专业完备的产业基金体系筑就了成都高新区的科技创新势能和先进制造建圈强链优势。2023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5.9亿元,同比增长5.8%,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优质创新企业加速聚集。截至目前,汇聚院士26人,国家级、省级人才1100余人,各类人才80万名,聚集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83家、高新技术企业432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106家,累计培育上市企业62家,位居中西部地区前列。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站在新的起点上,成都高新区正围绕着集聚创新人才、增强创新实力、促进成果转化,加速推进高能级创新载体建设,向着“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科技园区”的目标阔步前行。
了解详情
示范企业 DEMONSTRATION ENTERPRISE 查看更多
协同创新铸就国之重器——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创新发展纪实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核集团)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核能发展与核电建设的中坚、核技术应用的骨干,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肩负着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60多年来,我国核工业的管理体制先后经历从三机部、二机部、核工业部
查看详情
致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助推产业高质发展乡村振兴——桂林乐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新发展纪实
桂林乐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耕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集病虫害防控服务、农田土壤修复治理、耕地生产障碍修复、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农业产业项目规划建设、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等地方综合性农业社会化服务有限公司。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
查看详情
产学研协同创新共促细胞行业高质量发展——唐颐集团协同创新成果发布会举行
2023年2月3日-6日,唐颐集团协同创新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细胞相关领域的产学研界代表近230人出席会议。唐颐集团以“让中国细胞制造普惠全人类”为初心使命,发布了《干细胞负载生物材料用于神经创伤修复》《生物制剂体内应用“最后一公里”的工具开发》《基于GMP的靶向仿生外泌体模拟囊泡治疗》《治疗神经
查看详情
党建引领,赋能印刷包装行业创新发展
深圳劲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劲嘉集团或集团)创立于1996年10月,1997年正式投产,200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02191),主要从事高端包装印刷品及材料、新型烟草制品的研发与生产,为客户提供集创意设计、研发生产及相关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包装印刷整体解决方案,是国内领先的现代
查看详情
创新人物 INNOVATIVE FIGURES 查看更多
科技为民,做健康医保服务建设的带头人 ——记腾讯健康医保服务总经理武靖
城市医保服务体系建设是否便利健全,不仅与医院的就诊秩序和运转效率有关,也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医保服务体系的搭建和推广是推动城市民生建设,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如何借互联网平台之力,帮助患者提高看病效率,为更多患者实现就医的极大便利,是健康医保服务体系建设必须面对的挑战。腾讯健康医保服务总经理武靖是这场医疗信息化服务平台改革中至关重要的探索者。这些年来,武靖不断寻求互联网+时代下医保服务的发展方向,他为了开发医保码的应用潜能,不辞昼夜领导团队攻克多个研发难题,创造出多项技术成果,深入推动了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在创新场景和数字普惠中的探索应用。医保码的问世有力诠释了武靖先生作为腾讯健康医保服务总经理所取得的行业突破性成就。微信医保码上线四年,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所有省份的各级医疗机构,超过80万家医疗机构支持患者通过医保码展码方式获取服务。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11月,全国医保码用户突破10亿人,半数以上省份的医保码激活率超过75%。每天有800多万人通过微信小程序使用医保码各项服务,累计使用微信医保码的用户数量已突破5亿人次,每月有将近1.3亿人持续在微信医保码的各个场景活跃。医保码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武靖先生率先准确把握产品定位,打破传统繁琐的就医流程,运用科技向善的价值观,针对患者求医的最根本需求,在医保服务领域释放出巨大的数字化能量。在武靖的带头领导下,医保码成为了腾讯健康服务领域最卓越的产品,同时作为国家医保局为参保人颁发的统一信息标识,受到广大参保人以及医疗信息服务行业的瞩目和高度认可,成为了医保服务信息平台发展历程上的重要突破,在行业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放眼医疗保障服务领域,武靖不仅是主持设计医保码项目产品的关键领导者,更是健康医保服务建设领域的行业带头人。自2013年起,武靖就深耕医疗卫生系统及健康相关产业领域,曾历任杏树林联合创始人、七乐康产品总经理等职,也以创始人身份创办过医疗科技公司。他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探索医保科技服务模式,率领团队研发了数项医学信息检索、医保数据处理系统等发明专利,凭借十多年来一线上的领导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全国过亿患者提供互联网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在医疗健康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为城市医疗服务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作为中国最资深的医保信息平台搭建专家,武靖以一颗诚挚的科技为民之心在医疗健康领域持续精进自己,并在行业前沿的技术交流中发表了他的专业观点。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上,武靖与国内顶尖的医疗专家积极探讨医药卫生改革与支付保障新趋势;在健康产业国际生态大会上,他以《线上医保支付打通,会给药店带来什么》为主题作演讲,探讨医保服务的技术宗旨。2022年,武靖凭借在医疗信息化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及享有的学术地位,受邀担任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药品监管信息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与中国顶尖的通领域专家一同讨论前瞻技术助理医疗健康的整体水平的提升。在未来的道路上,武靖将继续扎根领域,秉承工匠精神,坚守初心,践行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建设领域未竟事业。
了解详情
深耕系统架构技术 助力数字化商业发展 ——记知名系统架构师何川
互联网时代,资深的系统架构师价值不可估量。他们需要基于产品的价值做出最精准的决策,还需要从系统工程架构的严谨、技术方案的选型及系统规范共识的达成等各方面入手,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给出完美的解决方案。曾在美团担任平台系统架构师的何川以智慧的头脑、精湛的技术水准、洞察行业风云的慧眼,成为打造美团这架巨型马车的关键一环。美团是生活服务的超级电商巨头,以“零售+科技”的战略践行“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使命。自2010年成立以来,美团持续推动服务零售和商品零售在需求侧和供给侧的数字化升级,在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以2200亿元营收位居第467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何川亦不负厚望。多年的持续技术和经验积累,使得他成为系统构架领域内的实战型专家。在后端工程、高并发架构、代码质量、服务稳定性、工程化、平台化、智能化等各个环节的搭建与完善中,他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美团零售近7亿海量用户、超10亿每日在售商品、全国近3000个县市区旗的地域覆盖和24小时无间断配送服务保驾护航。何川见证了中国互联网行业波澜壮阔发展的十数载光阴,也身在其中参与了不少重要产品的演进。在美团,他是大家心目中公认的技术领袖。由他主导的项目无一不在稳定性、创新性上占据业内榜首。在他的领导下,美团零售平台的系统架构一方面具有高并发处理能力,系统架构的设计能够从容应对高峰期的大规模访问和交易需求,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和弹性伸缩能力,确保在订单洪峰期间仍能提供流畅的服务体验;同时在即时配送网络优化、集成支付与金融解决方案、分布式架构与云计算技术、大数据与AI应用、API开放平台与生态系统构建、容错与灾备机制等多方面都拔得头筹,收获了来自业界和用户的好评如潮。何川始终通过技术创新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运营效能,满足着用户对于商品和服务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说起架构师,美团内部对其有着极其生动的描述,就是需要“站得高、望得远、扎得深”,正所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何川正是这样一位兼具全局视野、开阔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以及勤奋钻研能力的人才。他总是时刻关注国内外前沿的架构方法,在Java、SQL、Hadoop、Hbase、Flink、Spark等技术间遨游,深谙模型管理、数据质量保障、元数据管理、指标体系建设、实时数据平台、实时数仓等项目实践经验,妙用原则、模式加实践结合的方式持续推进架构方法的落地。他的雄厚技术实力不仅为美团零售平台提供着高效、稳定的技术支撑,也赋能着零售行业的飞速发展。在领导组织系统架构工作的同时,何川还在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归纳提炼,在《消费电子》《信息产业报道》《中国宽带》等权威行业期刊上发表了多篇优质学术论文,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与成果分享给广大业界同行。与此同时,在全国众多技术交流会议上也能频频见到他的身影,他在分享自己见地的过程中,展现着技术热情和创新才华。我们相信,未来的何川必定将会更加亲密拥抱数字化浪潮,持续提升系统构架的先进性,帮助零售行业实现技术、数据、业务的深度融合,为数字化发展添彩。
了解详情
高性能微结构模芯精密制造技术及其产业化 ——记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副教授鲁艳军
高性能微结构模芯是一种具有微结构的模具型芯,能够精准控制塑料零件的尺寸、形态及表面品质。通过高精度的加工制造技术,如微细磨削加工技术和微注塑成形工艺,能高效、精确地制造出规整的微结构注塑工件。因此,高性能微结构模芯在光学显示、微流控芯片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鲁艳军副教授表示,单晶碳化硅、陶瓷、模具钢等高性能零部件和聚合物元器件表面被加工出高形状精度和低表面粗糙度的微尺度阵列结构,可附加出新的功能特性,如表面疏水性、增强光效等。但传统的激光、刻蚀、切削等加工方法很难保证其微尺度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为攻克超硬金刚石砂轮微尖端的修锐修整难题,鲁艳军创新性提出粗金刚石砂轮的脉冲放电-机械化学复合修整修齐方法,可将粗砂轮微出刃磨粒快速修整修齐,提升修整效率及磨削效率,实现硬脆材料的高效、环保精密微细加工。同时,他创新性开发出了金属陶瓷、铝基碳化硅等复合材料的环保、高效干式放电磨削工艺,可极大提高磨削效率。最终开发形成的超硬金刚石砂轮微尖端的微细磨削加工技术及装备,可在单晶碳化硅、陶瓷、硬质模具钢等高性能零部件及模芯表面加工制造出50~800微米尺度的微阵列结构。鲁艳军一直深耕高性能微结构模芯的精密微细磨削加工技术研究,同时积极开拓高性能微结构模芯产业化,带领团队研发出微结构模芯的超声振动铣磨加工技术。采用精密微细磨削加工技术和超声辅助振动加工技术在陶瓷、硬质模具钢等模芯表面可以加工制造出形状精度可控的微阵列结构,有效提高微结构模芯的制造效率与形状精度,且开发出形状精度可控的微注塑成型工艺,可将模芯表面的微结构一次成形复制到聚合物表面,快速成形制造出生物医用微流控芯片、光电芯片等微结构聚合物元件,可用于微结构聚合物元器件的大批量生产与制造。如今,鲁艳军团队已经加工出具有微流道结构的微流控芯片样品,并与10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相关成果获第八届金博奖创新创业大赛“创新领秀奖”,且与行业龙头企业获批共建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助力复合人才培养。此外,鲁艳军还将微磨粒塑性域切削的纳米级空间延伸到宏观的磨削尺度,使得砂轮微尖端形状精密复制到陶瓷、模具钢和硬质合金等高强高硬模芯表面,加工制造出形状精度可控的微透镜阵列结构模芯,并开发出微阵列模芯的精密镜面磨削加工技术。还研究微阵列结构模芯参数与注塑成形工艺参数对注塑微成形精度的影响,开发出LED微结构导光板的高效、低成本的批量化生产与制造技术,推动精密微细制造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相关技术与专利已在深圳市睿光达光电有限公司进行产业转化和应用。与传统导光板相比,该新型导光板理论上可提高光效28.86%,克服了传统导光板生产制造成本较高、导光效果不佳、调光困难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出光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使光线更加柔和。同时,透光率的增加也有效提高了LED灯具的使用效率,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积微成著,笃行致远。鲁艳军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SCI,JCR一区TOP)、《机械工程学报》等制造领域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授权专利5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含美国发明专利2项),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技术攻关重点项目、企业横向项目等20余项。
了解详情
AI时代智能化转型的引领者 ——联想中国区大客户智能设备事业部总经理黄昕炜
在第九届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联想首款AI PC、大模型压缩技术、人工智能双胞胎等一系列人工智能创新科技成果亮相,引发业内广泛关注。AI的落地、普及与安全,不仅仅是智能设备的课题,更关乎全产品组合与全方位、全景式的能力布局。作为联想中国区大客户智能设备事业部总经理黄昕炜,在联想推动AI时代智能化转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以卓越的领导能力、前瞻性的创新思维和深厚的市场洞察力,让联想智能设备在从信息化、数字化到智能化转型的道路上实现质的飞跃。作为智能设备事业部的核心领导者,黄昕炜对行业发展趋势和走向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依托于智能终端和边缘计算,着眼于搭建软件技术平台和生态体系,致力于提供以客户应用场景为中心的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在电子政务、智慧教育、医疗、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创造了业内多个领域零的突破。黄昕炜在主导的西宁野生动物园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中,带领团队为西宁野生动物园打造了全国首个电子病历系统,帮助动物园多方位、全周期地掌握动物的身体与生存状态,并打造了国内动物园首个整合的智慧管理系统;他还将前言科技与教学环节相结合,利用智能设备和智慧解决方案助力全国首个乡村小学AI科技馆的落地……黄昕炜充分挖掘商用智能设备解决方案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潜力,彰显了他在利用科技创新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前瞻性思维。在黄昕炜团队的努力下,联想不仅成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产品组合,还将商用设备业务从简单的硬件范畴拓展到了软件开发、定制服务和交付保障等多个领域。这一转型不仅深挖了联想底层能力,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加全面和灵活的解决方案。黄昕炜带领团队在积极推动业务解决方案的转型的同时还建立了ISV生态联盟,为合作伙伴提供超过20项资源支持,从而实现了业务从标准硬件销售向解决方案的成功转型。在联想商用智能设备市场飞速发展的背后,是黄昕炜核心领导力的杰出体现。他创新性地整合了硬件、软件、Edge AI边缘智能平台和服务,构建了一个全面的商用平板生态系统。联想武汉工厂拥有强大的硬件生产能力,每天超过14万台的产能和快速的产品出厂速度,使公司能够灵活满足各种客户需求。同时,黄昕炜重视软件和服务能力的提升,特别是通过Edge AI平台大幅降低了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的门槛,缩短了软硬件适配的开发周期。这一切都展现了黄昕炜在联想智能设备事业部的核心领导作用。 这些年来,黄昕炜从未停止奋斗的脚步,目前联想已经为多个行业带来深远的智能化转型。他积极与行业伙伴合作,推进商用智能设备解决方案的实际应用,通过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其团队提供的解决方案深刻影响了汽车制造、工业生产、金融服务等行业,通过智能化转型提升了效率和管理水平。无论在提高汽车生产线的智能管理方面,还是助力连锁门店数智化升级或是推动金融行业办公效率提升方面,他和团队定制的解决方案都展现了在行业智能化进程中的创新性技术和领先水平。黄昕炜作为AI时代智能化转型的领导者,在推动联想商用智能设备领域所展现出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这也让其和其团队成为推进产品技术突破和企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力量。
了解详情
打造物联网新技术 探索通信新天地 ——记肇庆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李云鹤
李云鹤,博士,肇庆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政协肇庆市委委员、九三学社肇庆市委委员、肇庆市青联常委、九三学社肇庆学院支社主委,1983年生于中国黑龙江省,分别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14年3月至今在肇庆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曾历任通信工程专业负责人及通信工程系主任,主要承担通信技术方向课程,先后主讲《信息论与编码》等13门课程,主要的科研方向为稀疏感知、超分辨率分析等,为IEEE Access、Journal of 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s等期刊审稿人,主持科教研项目10余项,其中省部级6项。近两年,他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40余篇,获各类表彰20余次;投身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学生成立创新团队20余个,孵化企业5个,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推动校企技术合作,为企业提供研究支撑李云鹤在肇庆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分管产学研工作,近5年来积极推动学院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究,学院有半数以上的教师承担过企业横向科研项目,合计承担企业横向项目超80项,到账研究经费超2000万元。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服务地方产学研合作及产学研平台建设。基于地方产业需求,他依托学院的科研服务平台,服务企业,支持企业制定企业标准20余件,申请专利30余件,同时组织相关产业培训服务61场次,累计3000余人次,为提升肇庆市企业电子智能制造技术人才队伍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学院教师创立的“肇庆市博士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获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19年3类产品获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肇庆学院为牵头单位,联合企业制定《负温度系数热敏温度传感器团体标准》《电子元器件用材料电子浆料试验方法》2项行业团体标准。依托高校,深入区域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活动在肇庆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李云鹤不仅致力于科研创新工作,还积极与多家企业合作,担任技术顾问,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支持。他与深圳市壹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彼岸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启天太一科技有限公司、天一照明(深圳)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保持密切合作关系,担任企业的技术顾问,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解决方案。他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帮助企业在新产品研发、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李云鹤积极响应国家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政策,致力于建立学院教学科研工作人员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他激励本学院的高层次人才和优秀科技工作者为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共同推动肇庆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到2022年底,在李云鹤推动下,肇庆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累计派出科技特派员50人次以上。这些科技特派员以科技特派员为先导,学院科研院所为依托,企业为载体的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已经基本形成。这种机制的建立为学院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渠道,实现了学院教学科研与企业的紧密结合,为肇庆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李云鹤在肇庆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科研创新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担任多家企业的技术顾问,积极推动学院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他的努力为肇庆市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成果孵化企业与创新团队科研和创新是李云鹤工作的一个方面,教学也是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平日里,他重点负责电子学院的科研、教研、实验室建设等工作。为了更高效地给学生讲课,他常常花费更多的的时间去备课。他尽自己的职责去上好每一堂课,讲好每一个知识点。走上讲台,做为一名教师,他力求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李云鹤在学院的日常教学过程中,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密切配合,形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这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学生们积极参与各种创新设计活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已经完成了千余项创新设计,并申请了专利。这些专利申请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机械、电子、计算机、信息等。目前,已经有400余项专利获得授权。这些专利的获得充分展示了学生们在创新能力方面的才华和潜力。依托这些创新成果,李云鹤积极引导学生们成立创新创业团队,为他们的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这些团队在李云鹤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其中,“移动互联网创业团队”成功入驻肇庆学院(肇庆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这是一个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和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在这里,学生们可以接受专业的创新创业培训,开展实践项目,并有机会获得投资和孵化支持。此外,“肇庆学院移动互联网创业团队”还成功入驻肇庆学院大学科技园中巴软件园区孵化器。这个孵化器主要面向软件开发类创业团队,为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提供了一个专业的软件开发和创业孵化平台。在这里,学生们可以获得专业的软件开发技术支持和创业指导,为他们的创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肇庆学院创工厂创新创业团队”也成功入驻肇庆学院大学科技园创客方舟园区。这个园区主要面向文化创意类创业团队,为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提供了一个充满创意和创造力的平台。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开展各种文化创意类项目,并有机会获得投资和孵化支持。在这些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学生们还积极创办了多家创新型企业。其中包括深圳市傅里叶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深怡和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拉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忆斯年科技有限公司、肇庆市创工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在各自的领域内积极开展创新活动,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个人科研成果转化,助力企业高水平发展李云鹤在空地物联网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科研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针对感知数据在空间相关性、时间相关性、全局稀疏性上的折衷处理机理,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空地互动优化策略等关键科学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为实现高效信息汇集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李云鹤的研究成果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他的面向空地物联网的高效信息汇集机制的关键技术与应用,自2018年起在肇庆市博士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得到了正式应用。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该公司得以在空地物联网领域取得突破,从而推动了空地物联网的体系化应用。具体而言,应用这些技术的三个产品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这些产品的累计售出量达到了36.4万套。这一成就的实现,不仅表明了这些技术的实用性和市场前景,也充分证明了李云鹤的研究成果在空地物联网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近五年来,应用这些技术的产品累计收入达到了7880.2万元。这一成就的取得,不仅彰显了空地物联网领域的商业价值和应用潜力,也进一步证明了李云鹤的研究成果在推动空地物联网领域的发展和商业化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李云鹤在空地物联网领域的科研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他的面向空地物联网的高效信息汇集机制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在肇庆市博士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公司的发展和空地物联网领域的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了解详情
机车健康管理师 人们安全守护者 ——记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昆明机务段工长郭为华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牵引机车的稳定可靠,是列车安全行驶的基本保障,而机车电子设备质量稳定又是其中关键一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机务段检修车间电子组工长、高级技师郭为华,正是一名火车头电子设备的“守护者”。工作20多年来,郭为华将“安全稳定”铭记于心、践之于行,一路刻苦钻研,不断探索创新,突破技术难题,从检修领域的“小白”成长为带头人。他如同“机车大脑”的健康管理师,守护着列车在云岭大地安全驰骋。勤学知识练好本领走进昆明机务段检修车间,记者看到,电子脉冲检修线上,一排标准化检修工位整齐排列,技术工人将拆解下来的机车电子配件仔细检查后,拿到试验台进行模拟试验。通过调整参数,发现机车设备在运行状态下可能发生的故障。这种智能化的检测方式既减少了搬运距离,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这里共有33个试验台,其中17个是我们团队自己研发制作的。这些试验装置从里面的芯到外面的壳全是我们自己做的,有些单位还想购买我们的装备。”郭为华说,有了这些试验装置的帮助,公司机车的检修质量在全国排名前列。记者见到郭为华时他穿着工装,戴着眼镜,说起话来不紧不慢。谁能想到,如今的车间技术专家,在20多年前也曾是个贪玩的小伙子。2000年,刚从学校毕业的郭为华来到昆明机务段检修车间工作。那时,他经常跑到网吧打游戏,车间的工长很是担心。“老师傅们都很严谨、尽职,他们经常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天天玩游戏啥也学不到,要把知识和技术装进脑子,才能练成真本事。”郭为华回忆,有一次,他在工长的引导下,查找到一个机车故障并成功解决,一股强烈的自豪感让他产生了研究机车检修的动力。此后,他开始刻苦学习钻研机车检修知识,不断提高机车检修技能。创新研发提高效率2004年,郭为华被调往整备车间工作。与检修车间分解车体不同,整备车间需要在整车运行状态下发现隐患并解决故障。班组里只有郭为华一人是学电子专业的,遇到问题时,他只能靠自己。有一次,列车上线后,郭为华跟车查找问题,直到七八个小时后才把故障解决。“那次,我深刻感受到,跟车查找问题、解决故障的过程不太可靠,效率比较低。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创建一个能够模拟实际环境的线上试验平台,对电子装置进行检测,这样就可以在地面找到故障,减轻工作强度、提升工作效率。”郭为华说。2006年,回到检修车间的郭为华,带着这样的想法,开始探索自主研发试验台。“2009年,我们负责检修的韶山型机车已经累计行驶到一定程度,故障率比较集中。我们班组到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学习,发现云南地处高原山区,海拔落差大,昼夜温差大,隧道长、弯道多,即便是在平原地区能正常行驶的机车,到了云南有时也会发生故障,一些修好的返厂配件回到云南还是会出问题。”郭为华说,他与班组里的党员和高级技师进行研讨,大家都认为,解决问题不能完全依靠厂家,自己也要主动作为。在广泛搜集资料、分析各类故障后,郭为华与团队于2013年开始动手制作检修试验台。在国铁昆明局和昆明机务段的大力支持下,郭为华与其团队在当年底制作出第一代试验台,配件不用装车、在试验台上就可以发现问题,有效提高了检修效率。每台机车返回库房检修时,班组人员不仅要对故障进行维修,还要发现隐患苗头。“不仅要治已病,还要治未病。”郭为华说,“检在前,通过各种仪器设备来检测电子配件,看看它有没有衰减、有没有老化、有没有达到疲劳极限、性能是否发生变化。电子检修就像手术室跟康复中心,除了修,我们还要日常维护电子设备的健康度”。找准症结解决难题铁路不断发展,列车一路向前。无论是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韶山系列、和谐系列,还是最新的“复兴号”集中型动车组,多年来,郭为华在见证我国机车技术快速进步和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总是要求自己走在机车检修的前沿。2021年12月,中老铁路正式开通。郭为华和同事们承担着中老铁路的检修工作。中老铁路国内段沿线山高谷深,地质情况复杂,桥隧比近九成,列车要经过长大坡道和上下起伏不断的线路,并穿越热带雨林地区,行驶情况复杂。在中老铁路开通前,郭为华团队就对线路提前作出分析,发现其与成昆线具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沿线高温高热容易导致电子插件性能出现动态故障,隧道容易引发散热不良。针对这些问题,团队研究提出了对应的检修和解决方案,保障了中老铁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作为班组的技术骨干,面对技术难题,郭为华总是冲在前面。有一次,郭为华休班期间,车间将一条诊断问题反馈给他:昆明南站站台感应器出现故障,开关门作业司机发现释放灯不亮,容易造成错误开门。了解情况后,郭为华立即返回岗位,检查站台感应器,经过两天的紧张工作,发现是由站台高度不够造成感应器检测不到位引起。对此,郭为华带头研究开展站台感应器检修攻关,经过反复试验,优化装置设计,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确保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和站台停车精准对标达成率。近年来,郭为华带领的质量控制小组还完成12项攻关活动,先后被评为“国家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云南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昆明机务段机车电子配件自主检修率达到90%以上。精益求精杜绝误差“要做到零故障、零缺陷、零误差。”在检修车间里,郭为华常常把“三零”目标挂在嘴边。郭为华说,铁路就两根钢轨,机车一旦出现故障停了,整个线路就可能瘫痪,因此铁路对火车的行驶安全要求很高。运行在中老铁路上的“复兴号”动车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动车组,电器模块集成化程度高,电器部件组合复杂。“复兴号”新机型上路时,缺乏数据、经验,郭为华带队不等不靠,以最快速度联系厂家,熟悉机车运用参数,搞清运行原理,每天与厂家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泡在一起”。在不懈努力下,他们制定了“复兴号”动车组C1修、C2修和C3修的检修工艺标准,为机车运用检修奠定了基础。2019年,“复兴号”在昆玉河线顺利投入运行,运行期间故障处置效率大大提高。“复兴号”发生故障时,很多电器元件及模块需返厂修理,制约了设备维修和机车运行效率。对此,郭为华团队积极推动机车属地维修,并不断开展技术攻关,提升机车自主维修能力,先后实现了机车干燥器控制盒等部件自主维修。“如今,中老铁路已是国家的一张名片。作为机车检修人员,我们要精益求精完成每一项检修工作,保障每一台上线的机车安全稳定运行。”郭为华说。接续传承培养人才从昆明至南宁的往返机车控制系统时常发生动态故障,维修人员多次检修仍未能彻底解决问题。郭为华得知后,主动请缨随车检修。为找到问题根源,他连续78小时跟车,最终在乘务员第六次换班时查明了故障原因,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近年来,郭为华先后完成质量技术攻关创新28项、科研项目9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荣获“全路技术能手”“云岭工匠”“首席技师”“奉献之星”等称号,今年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面对诸多荣誉,郭为华说:“一个人再强,毕竟力量有限,只有培养千千万万的工匠人才,才能满足铁路发展需要。”为培养出更多机车维修技能人才,郭为华以云岭工匠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坚持每周开展电子专业授课、每月组织实作岗位练兵,每季度组织开展技术业务比赛。在他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昆明机务段机车检修质量连年保持全国第一。郭为华带领的团队累计完成“小改小革”和研发项目1300多项,16项荣获国家级技术专利,10余项QC成果荣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奖。
了解详情
试读刊物 TRIAL PUBLICATION 查看更多
《中国科技产业》杂志全面报道第十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盛况的专刊已经印刷,敬请大家关注!
总第418期

本刊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及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指示,第十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于3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教育部、工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自然基金委、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全国工商联及全国各地政产学研界一线的代表1600余人出席大会。大会以“产学研聚焦:新动能 新模式 新产业”为主题,深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新的更大力量。全国各大主流媒体对大会盛况予以深入报道,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反响热烈。

在线试读
2024.3
总第417期

砥砺奋进六十载创新筑梦向未来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作为我国以有色金属加工行业规划、工程设计为主业的综合性设计科研机构,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发展”为使命,开展以有色金属加工装备研制与开发为主的科研活动,在铝、铜、镁、锌等国内有色金属加工领域拥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集成优势,提升了我国有色金属生产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为国家、为行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线试读
2024.2
总第416期

本刊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定于3月17日在京举办第十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大会以“产学研聚焦:新动能、新模式、新产业”为主题,通过政策解读、主旨演讲、交流互动、千校万企协同创新、科技成果与产业技术需求发布等多种形式,探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思路、新举措,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来自全国一线的政、产、学、研、金各界代表将出席大会。图为第十四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场景。

在线试读
2024.1
总第415期

本刊讯 中关村科学城位于北京西北部,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中关村科学城拥有以北大、清华、中科院为代表的知名大学、科研院所,以智源研究院、量子研究院、微芯研究院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以大信息、大健康为代表的高精尖产业体系。当前,中关村科学城持续聚焦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功能定位,放大“两区”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政策叠加效应,走在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最前头,努力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科学城

在线试读
2023.12
总第414期

本刊讯 南京市栖霞区作为南京重要的科技创新主战场、策源地,是南京重要的科教中心、航运中心,以及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科技、人才集中区。近年来,栖霞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南京市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求,因势利导,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协同链、创新链、产业链、生态链、服务链“五链”融合,深化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提升区域发展内生动力,全力打造“最强增长极”、建设“最美新栖霞”。

在线试读
2023.11
总第413期

本刊讯 无锡市惠山区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南临万顷太湖、北靠万里长江,前身是闻名遐迩的“华夏第一县”无锡县,是近代民族工商业和当代乡镇企业的发源地之一,以创造“苏南模式”经济奇迹而闻名。10年前,惠山基于制造业转型迫切需求,引进丁汉院士及其领衔的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扎根惠山,点燃了“院士经济”的火种;10年来,惠山区因地因势培育“院士经济”,升级打造“院士经济走廊”,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在线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