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07.122019
国内外重大科技发现和创新成果

 基于内存计算技术的人工智能芯片问世 通过改变计算的基本属性,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日前打造的一款专注于人工智能系统的新型计算机芯片,可在极大提高性能的同时减少能耗需求。该芯片基于内存计算技术,旨在克服处理器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能量从内存中获取数据的主要瓶颈,通过直接在内存中执行计算,提高速度和

07.122019
王胜:创新驱动西北气象科研进步

 甘肃省兰州市,地处祖国西北内陆。从单纯的地理角度而言,它是祖国的“大后方”,但对于中国气象科研来说,它是祖国的“最前沿”。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简称干旱所)就坐落在这里。作为中国气象局“一院八所”的主体之一,干旱所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干旱气象科技发展的国际前沿,紧紧围绕国家、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07.122019
构建食品安全体系守护人类健康饮食——记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赵勇教授研究团队

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这句话深刻揭示了食品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食品安全不容小视,它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如何确保食品安全,让人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对人类来说是“天大的事”。近年来,社会上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信息不绝于耳。为什么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今天

07.122019
​十大最具特色的人工智能成长性技术

编者按为加强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前瞻预判,把握全球技术创新动态及发展趋势,中国电子学会近期走访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及高校院所专家,遴选发布了十项最具特色的人工智能成长性技术。 1.对抗性神经网络。由一个不断产生数据的神经网络模块与一个持续判别所产生数据是否真实的神经网络模块组成的神经网络架

07.122019
颠覆未来世界的十大科技

曾几何时,我们对科幻电影中的各种情节无线向往……终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它们一一变成了现实,走进了我们身边。下面我们共同盘点一下颠覆世界的十大未来科技。 1.能上网的隐形眼镜科学家预测,2030年之前就可以实现隐形眼镜上网的技术。这种新型隐形眼镜可以透过其表面排列组合的LED在眼前形成各种图

07.122019
矢志创新,助力核能安全发展——访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周文忠博士

  一直以来,核能以其清洁、丰富、可持续性、能大规模应用、环境可接受性好等特点,成为了人类梦寐以求的能源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更有科学家提出了在未来20年里,核能势必将成为一种最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的论断。然而,在普罗大众印象中,核能及核事业却“只可远观”,尤其是2012年日本“3·11福岛核事故”

07.122019
探索适合中国人群的精准医学个体化用药新策略——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准医学中心副主任许恒

精准医学,恰如它的名字,精准便是它与传统医学的区别。对人、病、药有着精确地把握和认识,基于基因测试技术,延伸多个分子层面,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则是它的特点。自2015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提出“精准医疗计划”以来,这一概念就已席卷全球,而随着中国“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中产阶级的崛起,中国人对医学的

07.122019
科技前沿最新发现与突破

人工智能首次设计出工业菌株  人工智能会给生物行业带来什么变化?日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吴边团队在该领域率先取得突破,通过智能计算技术,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生物催化反应类型,并在世界上首次通过计算指导完成工业级菌株的构建。该项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自然·化学生物学》。据介绍,该项技术已完

07.122019
国内外最新科技创新技术和发明

更小更强的光子芯片取得理论突破受制于摩尔定律,信息技术载体的存储密度与运算速度的提升均面临瓶颈,人类的目光从“电”转向了速度更快的“光”,“光子芯片”的概念应运而生。南京理工大学蒋立勇教授团队提出一种新方法,实现了表面等离激元空间编码功能,从理论上为多功能、多自由度调控的光子芯片的应用开发助力,让人

07.122019
国内外最新科技发现与创新

 “墨子号”成功实现洲际量子密钥分发 1月21日,从中国科技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联合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王建宇研究组以及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单位,与奥地利科学院Anton Zeilinger研究组合作,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中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