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07.272022
坚守创新初心,践行育人使命——记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何云斌教授

他留学欧美十余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发展,潜心科研创新、精心教书育人。他就是湖北大学二级教授、材料与科学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湖北省先进光电转换与光电催化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何云斌。自2009年初归国以来,何云斌教授便坚守一线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谦逊为人、谨慎行事、兢兢业

06.062022
穿越雷电冲上云霄——记航空工业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段泽民

    一梦五十年,国产大飞机终于迎来黎明时刻。    作为我国首款完全按照国际先进适航标准研制的单通道大型干线客机,C919飞机性能与国际新一代主流单通道客机相当。数据显示,截至当前,C919的国内外客户达28家,订单总数高达1015架。    中国飞机史上,大飞机重大专项一直是

04.212022
甘做笃行不怠的“兰花痴”——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朱根发

他对花卉研究情有独钟,笃行不怠,成果耀眼,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产学研之路。他主要从事花卉资源、育种、生物技术、栽培技术及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产品开发,在热带兰、国兰研究上颇有建树,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和省市重大科研项目60余项,带领团队选育具自主知识产权花卉新品种149个

03.222022
十年奋斗,以创新成果造福万千家庭

       2021年8月31日14:46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的手术室内传出中国首例冻存婴儿的哭声!这哭声让阮祥燕感慨万千,泪流满面。为了这一天,她带领团队,整整奋斗了十年。这是阮祥燕团队继2016年中国首例冻存卵巢组织移植成功、2020年中国冻存卵巢组织移植成功首例自然妊娠后,第三

02.182022
一条螺旋线,三座火焰山,深耕三十载——访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许水电

他发明大量实用性强的高价值专利,曾获第十四届中国发明博览会金奖;他主持过福建省区域重大专项和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立项;他创办传孚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对接社会资本成功融资达亿元。他是许水电,现厦门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自1985年进入厦门大学工作以来,许水电始终致力于机械传动关键核心基础

02.182022
助力铀资源安全供给推动“双碳”目标达成——记东华理工大学聂逢君教授及其团队

铀资源是低碳绿色核能不可或缺的“粮食”,既是保障民用核能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更是保障战略核威胁力量的军工基石。我国铀矿资源较为匮乏且禀赋不佳,目前还难以完全满足国家铀资源安全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需要,铀资源制约我国核工业发展的瓶颈一直存在。因此,铀矿成矿作用的研究和铀矿地质勘查效果等相关问题已成为

01.182022
明德守正知行合一“双创”探索结硕果——记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子工程系研究员邵理阳

  一手抓科研攻关,一手抓双创孵化,“斜杠青年”邵理阳的日程上几乎没有安排休息。  他是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子工程系研究员,多年来专注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基础理论研究与工程技术实践,多个创新性成果从脑子里转到了实验室并应用在国家重点工程,实现了理论、技术、应用的全链路贯通。  他任南方科

01.172022
以微生物科学构筑健康高地——记南昌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廷涛

  在人类生活的地球上,微生物无处不在。从炽热的火山口到冰层以下的南极暗潮,还有人类及所有动植物的身体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数据显示,人体肠道内生活着多达1000多种共生微生物,越来越多的研究将人体肠道菌群与疾病关联起来。然而,微生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到底是什么?如何利用微生物调节人类身体健

01.172022
聚力科技创新守护碧水蓝天——记南京杰科丰环保技术装备研究院研发中心沈岳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绿色发展、生态保护成为中国展示给世界的一张新“名片”。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大气污染物的处理,对缓解和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于1981年的沈岳松,是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南京杰科丰环保技术装备研

12.172021
产学研基地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助力“葡萄酒-果酒”产业发展——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陶永胜教授及葡萄酒团队

我国水果年产量已超过2.5亿吨,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总产量都长期稳居世界第一。然而,我国水果加工率低下,远不及发达国家水平,造成水果采后果品损失大。相比于传统的水果加工,葡萄酒、果酒是水果深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并且具有产地和品牌效应,可促进“田地水果—酒庄果酒—品牌文化—乡村旅游”一、二、三产业融合